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法治资讯 > 知产速递 > 动态

夯实科技自立自强的基础(创新谈) 文  武

  科技自立自强要解决从无到有、从大到强的问题,专注源头创新的基础研究,能为科技自立自强打下坚实的基础    笔者最近在安徽合肥采...

  科技自立自强要解决从无到有、从大到强的问题,专注源头创新的基础研究,能为科技自立自强打下坚实的基础

  

  笔者最近在安徽合肥采访时发现,当地涌现出九章量子计算原型机、世界最紧凑型超导回旋质子加速器等一批重大基础性、原创性成果,大科学装置释放的原始创新动力源源不断,科学和技术溢出效益巨大。大科学装置专为基础研究服务,发挥着原始创新“策源地”的作用。长期以来对基础研究的重视,为合肥这座城市带来了厚积薄发的奔跑后劲。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抓紧制定实施基础研究十年行动方案,重点布局一批基础学科研究中心,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建设国际和区域科技创新中心。这一要求,强调了基础研究的重要性。抓基础研究,须及早落子,尽快布局。

  科技自立自强要解决从无到有、从大到强的问题,专注源头创新的基础研究,能为科技自立自强打下坚实的基础。利用量子科学原理,科学家发明出由76个光子构建而成的九章量子计算原型机,取得世界级突破,意味着获得了量子计算领域发展的“优先权”;被称作“人造小太阳”的大科学装置——全超导托卡马克10多年来性能不断提升,使得我国核聚变堆的基础研究走入世界前列,成为全球大科学项目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计划的中坚力量……这些重大成果都是科技自立自强的典范。让科技立起来、强起来,就要投入更多资源,不断培植基础科研的厚度。

  当前,基础科学“先手棋”效应越发增强,在科技竞争中的地位越来越凸显。随着科学研究范式发生深刻变革,学科进一步交叉融合,基础科学的一些成果在持续产生人类新知识的同时,转化为应用型科技、解决实际问题的周期越来越短。对生命结构和过程的认识可以应用到创新药的研制;对物质结构和功能的了解,很可能就制造出一种新材料;5G的研发建立在数学理论的灵感之上;卫星定位系统的定位精度与相对论的修正密不可分……基础科学研究的“无用之用”角色正不断拓展。

  加强基础研究,为科技自立自强打桩筑底,需要双管齐下。既要发挥好重要科研院所和高校的“国家队”作用,也要激发企业投入基础研究的主动性,抢占攻关核心技术的制高点,形成竞争优势的“护城河”。比如,目前全球多个大型科技公司的内部实验室正在抓紧研发量子计算机,为下一代信息技术和产业的突破赢取话语权和主动权。无论是勇闯“无人区”的前瞻性基础研究,还是通过在重大应用研究中探索科学规律,基础研究都可以充分发挥多种创新主体和联合体的作用,形成强大攻关合力,实现重大突破。

  和应用创新不同,基础研究不可能一蹴而就,更像跑一场“科学马拉松”。只要认准基础研究的重大效用,把握目标,夯实能力,就能使之真正成为科技创新之源、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引擎,从而为科技自立自强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 人民日报 》( 2021年01月18日 19 版) (责编:林露、刘佳)

文章评论

表情

共 0 条评论,查看全部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