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法治资讯 > 知产速递 > 动态

高质量创造夯实高质量发展之基

原标题:高质量创造夯实高质量发展之基   编者按   2020年底,“十三五”规划已到“交卷”收官之时。回眸过去这五年,“十三五”国家知...
原标题:高质量创造夯实高质量发展之基

  编者按

  2020年底,“十三五”规划已到“交卷”收官之时。回眸过去这五年,“十三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主要目标指标顺利完成,重点工作、重大专项实施成效显著,知识产权领域实现大发展、大跨越、大提升。

  在国家知识产权局战略规划司组织开展“十三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总结评估工作之际,本报特设立《回顾“十三五” 展望“十四五”》专栏,将从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服务、国际合作、文化和人才等六个方面对“十三五”期间知识产权工作成效进行展现,同时邀请专家学者回顾点评“十三五”成绩,展望“十四五”发展,以飨读者。

  国内发明专利申请量连续多年居世界第一,通过《专利合作条约》(PCT)途径提交国际专利申请量跃居世界第一,第五代通信技术标准第一次被国际采用……“十三五”时期,多个“第一”反映出我国正向着知识产权创造大国转变。知识产权创造是知识产权事业发展的源头活水,“十三五”时期,在“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引领下,在国家知识产权局的推动下,我国知识产权创造“质量优先、量质并重”的导向愈加鲜明,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的知识产权创造成果愈加丰富,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愈加明显。

  2019年,我国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为13.3件,提前一年完成“十三五”目标。2018年,植物新品种申请总量为2.6万件,全国作品登记数量达235.1952万件,提前两年完成“十三五”目标。2017年,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数量达到74.5387万件,提前三年完成“十三五”目标。2019年底,国家知识产权局将高价值专利审查周期压缩至17.3个月,商标注册平均审查周期压缩至4.5个月,有效支撑了高质量知识产权创造的进一步落实。

  “十三五”以来,国家知识产权局和有关部门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联合印发高校、科研机构和央企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政策,激发高质量知识产权创造动力。国家知识产权局实施专利质量提升工程、商标品牌战略和地理标志运用促进工程,严查非正常专利申请和商标恶意注册行为,进一步优化调整地方知识产权资助奖励政策,知识产权创造实现量质齐升,知识产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显著成效。

  将专利写入国家标准、甚至国际标准,是增强企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更是专利高质量、高价值的最佳体现。“十三五”期间,我国企业主导的第五代通讯标准第一次被国际采用。2016年11月17日,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推荐的PolarCode(极化码)方案获得国际通讯标准组织3GPP认可,相关专利成为5G国际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截至2019年4月底,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在5G通讯领域公开的标准必要专利达3450件,有效提升了该公司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如同华为一样,高质量的知识产权创造为华星光电、大疆等一大批中国企业获得竞争优势,开始在全球竞争中处于主导地位。而对于高校和科研院所进行的基础研究,知识产权创造在顶尖科技领域为我国高质量发展抢占先机。

  太赫兹通信技术是在电磁波0.1太赫兹至1太赫兹波段进行通信的技术,可以满足地面大容量通信和卫星大容量通信,是第六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基础。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就开始研究太赫兹科学技术。“十三五”时期,该校编制《太赫兹通信领域专利分析报告》,并依据报告进行专利布局;建立了太赫兹技术标准必要专利研究院,并获得成都市知识产权局300万元支持款建立太赫兹技术高价值专利培育中心。我国2019年专利申请数据显示,我国发明人在太赫兹领域提交专利申请达到251件,与美、日、德、法、韩等国在我国提交专利申请总和的268件基本相当。

  一项“十三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调查显示,在知识产权创造方面,认为我国在基础条件、资金投入、知识产权管理能力、科研创新目标导向方面明显改善的被调查者均超过50%。“十三五”期间,各类创新主体知识产权创造质量和效益齐头并进,知识产权极大提高了社会科技创新效率,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提供了重要支撑。(本报记者 杨柳)

  专家点评:

  回顾“十三五”

  宋河发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研究员

  “十三五”时期,我国在知识产权创造方面成绩的取得,反映了我国知识产权创造水平的显著提升。这不仅是我国市场主体科技创新能力快速提升和营商环境显著改善的结果,也是我国政府各部门和地方积极推动的结果,充分反映了“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两个作用的有效发挥。

  具体来看,一是企事业单位知识产权管理能力的快速提升,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化、科学化水平显著提升,涌现了一批具有国际知识产权管理水平的企业,国内创新主体开始纷纷拿起知识产权武器维护自身利益。二是我国知识产权审查能力显著提升,狠抓知识产权质量提升,不断完善知识产权审查体系和政策,严肃查处非正常专利申请、商标恶意注册行为,知识产权质量大幅提高。三是我国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知识产权信息、运营、咨询、培训等公共服务能力快速提升,有效保障了知识产权的高水平创造。

  知识产权创造是知识产权事业发展的基础。知识产权创造能力水平的快速提升,是我国知识产权“严、大、快、同”大保护格局建设的重要体现,是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不断强化知识产权管理的积极成效,为建设我国知识产权运用体系提供了坚持基础,对于有效支撑我国建设科技创新强国和知识产权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展望“十四五”

  曹新明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为规划“十四五”知识产权创造指明了发展方向。其中提出的“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的建设目标,勾画出我国“十四五”时期知识产权创造的发展路径。

  一是瞄准前沿科技领域实施国家重大项目,例如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等前沿领域。从当下看,我国在前沿尖端科技方面仍然处于劣势,还有受制于人,被“卡脖子”的情况。这些领域需要我国集中优势力量进行攻关,因此,其必须成为我国未来五年内的知识产权创造重点。

  二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直接关系我国全面建成现代化国家,也是赶上甚至超过世界科技强国的重要保障。作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必须有关键的自主知识产权做支撑。

  三是加快数字化发展。未来社会将是数字化社会、智慧社会。在这一方面,我国应当加大投入、重点投入,企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应当沉下心来,集中精力进行攻关。尤其重要的是,通过“十四五”时期知识产权创造,能够如建设北斗导航系统一样创造出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经济,实现弯道超车,变“跟跑”为“并跑”甚至“领跑”。

(责编:林露、李昉)

文章评论

表情

共 0 条评论,查看全部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