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丁国锋 罗莎莎
□ 本报通讯员 曹海峰
“公安在河边设置的这根救援竹竿关键时刻真能救命。”7月9日,江苏海安一名八旬老人在该市滨海新区五凌村长角河与中凌河交界处不慎落水,危急时刻附近群众赶到现场用警方设置的救援竹竿合力营救,成功将老人拉上岸。
自7月1日起,海安市公安局全面实施救援竹竿特别行动,在河道两岸桥梁、闸口、码头等危险区域布设。一旦有人落水,通过递送救援竹竿进行施救,把溺水者拉回岸上,同时降低施救者溺水风险,为人身安全多加了一道保险。
进入夏季以后,全国各地溺水事件频发,尤其是青少年溺亡事件不断出现。近年来,海安市公安局持续采取多种途径进行防溺水安全宣传教育,在接到溺水警情时不惜代价极力救援挽回溺水者的生命。面对年均数十起溺水求助类警情,海安警方结合当地实际探索寻找更为直接有效的救援方法,减少溺水悲剧发生,为打造公共安全的“救生圈”贡献力量。
溺水频发酿悲剧
黄金时间救援难
谈起此次全面推广救援竹竿行动,海安市公安局白甸派出所所长居保华深有感触。2019年6月,一年近七旬的男子在白甸镇白甸村白南大河不慎落水,处警民警赶到现场后发现时值梅雨季节,河流水位较高、水流湍急,因雨水冲刷导致河岸异常湿滑,如直接下水救人则可能无法攀爬上岸,甚至会发生救援民警体力耗尽一同溺水的险情。
处警民警综合研判后迅速在附近找到一条小船,划至落水人员处将人救起,落水者此时已因呛水晕了过去,民警立即采取措施抢救,将落水者胸腔中的积水拍出。“如果当时河边放置了救援竹竿,报警群众完全可以直接用于施救,提高救助效率。”居保华说。
“海安地处里下河地区,水网密布,河流、湖泊星罗棋布,且垂钓爱好者非常多,随着夏季气温升高,野泳、嬉水等亲水活动明显增多,存在较大的安全风险。”海安市公安局指挥中心接警科科长花艳向记者介绍道。
海安警方对近年接报的溺水警情研判分析后发现,目击者不会游泳、没有救援设施成为阻碍溺水黄金救援时间内成功施救的“拦路虎”。“实施救援竹竿行动就是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上了一道保险。”花艳说。
参与过多次溺水救援培训活动的海安市先锋应急救援中心专业救生员吉功友说,夏季是溺水事件的高发季节,一般情况下,溺水者落水后5至10分钟内如果没有得到有效施救极易引发死亡,而有效施救往往是目击者会游泳、第一时间入水且懂得正确施救方法。
“在各个培训场合,我总会反复强调使用工具进行溺水救援的重要性,建议当发现溺水者时快速寻找身边的竹竿、绳索等抛掷施救,尤其在对水文环境不熟悉的情况下更不能轻易下水,以免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吉功友说,一根毛竹竿在关键时刻就能变成“救命竿”。
铺设竹竿益处多
救援套上救生圈
7月1日15时,户外温度35℃,海安市公安局李堡派出所所长许海涛带领4名民警、辅警站在一堆毛竹竿前认真挑选,并将相关使用提醒标识紧紧裹到竹竿上。当天,该所完成了辖区北凌河10多公里河道两岸桥梁、闸口、码头等危险区域的救援竹竿布设工作。
在救援竹竿布设现场,贴有“溺水救援、请勿占用”红色警示标识的竹竿异常醒目。根据此次推广设置要求,竹竿长度必须超过5米,直径3厘米以上,通体笔直,两端及表面削平,无尖头和毛刺,不会对施救活动造成二次伤害。
“溺水总是发生在一瞬间,如果现场没有施救工具,绝大多数目击者不敢贸然下水营救,往往贻误了最佳救援时间。”常在北凌河李堡东桥路亚垂钓的市民王先生非常认可警方设置的救援竹竿。
因经常在河边钓鱼,王先生对救援竹竿的使用有自己的见解,他认为发现溺水者后可以趴在地上向前递出竹竿进行施救,增加拉力和安全性,防止施救者被拉入水中。
“当发现有人落水,目击者没有把握时不能贸然下水营救,应立即大声呼救或报警,同时寻找救生圈、竹竿、木板等物体抛掷给溺水者,再想办法将其拖至岸边。”许海涛提醒道,救上溺水者第一时间要迅速清除口、鼻中的污泥、杂草及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并拉出舌头,以避免堵塞呼吸道;将溺水人员举起,使其俯卧在救护者肩上,腹部紧贴救护者肩部,头脚下垂,以使呼吸道内积水自然流出。
“但不要因为控水而耽误进行心肺复苏的时间;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及心脏按压;尽快联系急救中心或送溺水者去医院。”许海涛说,呼吸停止后32秒内是黄金抢救时间;两分钟后,脑部开始损伤;5分钟后,基本无法救治,溺水抢救成功的前提是在第一时间采取正确的急救措施。
“结合全市水域安全形势和夏季溺水警情实际,参照其他地区的创新做法,在全市各派出所推广救援竹竿做法,要求将救援竹竿投放到辖区河塘沟渠等危险水域,同步张贴警示提醒标志,落实编号管理,日常安排人员巡视检查,让小小的应急救援竹竿成为生命竿、连心竿。”海安市副市长、公安局局长孙康介绍说,各派出所加强水上安全防范主动意识,全力投入此次救援竹竿设置工作,目前全市已投放竹竿近1万根。
凝心聚力防溺水
多措并举护民安
一根小小救援竹竿是海安市公安局加强社会治理创新的一个缩影。警力有限,民力无穷,为全力打赢水上安全保卫战,海安市公安局各派出所发动专职网格员、志愿者参与水域安全综合治理,充分发挥相关力量人熟、水情熟等优势,加强宣传教育、联动巡查等工作,有效破解了民辅警单一管理、力量不足等难题,探索出一条防溺水、护民安的新路径,筑牢水域“安全网”。
7月7日下午,海安市城东镇七星湖社区网格员袁官军在辖区内七星湖进行安全巡查时发现两名正在湖边玩耍的小学生,连忙将两人带离湖边。
袁官军告诉记者,七星湖是海安市郊的唯一大型水体,水域面积420亩,水深3.5米,湖四周是连墙接栋的居民小区,孩子们休闲游玩的好去处就是这里。
为此,海安市公安局城东派出所联合七星湖管委会和社区网格办,安排专人在水域附近定点定人定时定责加强巡防守护,动态检查安全设施,排查整改安全隐患,10名网格员分不同区域,不间断巡逻和检查,时刻用对讲机保持联系,确保有人落水第一时间实施救援,对发现损坏的围栏及警示牌,及时上报街道及相关部门进行维修。
同时,累计在七星湖水深危险区域放置救援竹竿18根、救生圈16个,沿湖设置两辆电瓶巡逻车,每辆车上配备两根6米长的救生绳、两件救生衣、两个救生圈等救援工具。网格员通过入户走访、微信群宣传等方式,做好防溺水安全提醒和溺水自救宣传工作,提醒广大家长加强子女安全监护,在巡查过程中对停留在岸边玩耍的儿童及家长及时劝离。
记者获悉,该局还针对全市水域安全形势和特点,在2021年下半年为所有派出所配齐救援舟艇,将水上救援实战实训科目纳入对所有承担接处警任务单位的比武练兵考核。
此外,海安市公安局治安大队水警部门牵头,以派出所为作战单元,配齐驻所水警、辅警队伍,建立常态化水上执法、救援、服务机制;与海安市河长办、交运、水利、农业农村、预备役民兵建立合作联动机制,定期开展防汛抗旱、水域救援联合演练,切实提升水上执法、救援能力,2021年以来联合开展水域演练3次、参与力量150余人次。
上一篇:青少年暑期野泳溺亡悲剧频现
下一篇:“发现有人溺水,我们要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