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余东明
□ 本报见习记者 张海燕
深蓝的东方明珠剪影,逶迤拖出红、绿、蓝三色跳跃曲线,这个具有海派特征的徽标经过层层遴选,成为“首届上海法治文化节”徽标征集活动的最佳作品……
9月8日,首届上海法治文化节将正式拉开帷幕,为期一个月的活动将聚焦两大方面、七大主题,打造35项重点文化项目,全面推动上海法治文化与城市文化的高度融合,为上海新时代法治宣传教育和“法治上海”建设奠定更加坚实的文化基础。
“上海法治文化建设要充分体现上海城市精神和城市品格,与上海的红色文化、海派文化等有机融合,进一步赋能新时代法治宣传教育,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上海市司法局党委书记、局长,市委依法治市办副主任、市委依法治市委守法普法协调小组副组长陆卫东说。
红色传承
上海市黄浦区黄陂南路374号,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闻名世界。在同一条马路上,一栋银行大楼如今也成为宣传红色法治文化的网红打卡地,这里曾是上海律师公会的办公旧址。
像这样的红色地标在上海不胜枚举,中共一大会址、二大会址、四大纪念馆等散落在上海的大街小巷。据最新复核统计,仅1919年五四运动到1949年上海解放这段时期内,上海就有各类红色资源612处,包括旧址、遗址497处,纪念设施115处。
“上海具有丰富的红色资源,其中包含大量的红色法治文化,深入挖掘、梳理并宣传好这些内容,对推进全面依法治市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上海市司法局普法与依法治理处处长张婷婷说。
为此,首届上海法治文化节充分发挥“党的诞生地”“初心始发地”等文化资源的优势和载体作用,谋划设计了红色法治文化之旅、党内法规主题宣传、党史中的法治故事主题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法入规研究展示等主题活动,赓续红色文化中的法治文化基因。
诸如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基地的“国歌展示馆”、首部党章诞生地“中共二大会址”、中共四大纪念馆“国旗法教育展示厅”、《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起草地和全国首个民办调解工作室诞生地愚园路法治文化街区……一大批红色精品法治文化阵地呈现在了大众面前。
据了解,首届上海法治文化节由上海市委依法治市办、市委宣传部、市法宣办联合主办,各区委依法治区办、各区法宣办具体承办,25家市级委办局、群团组织和高校等单位参与和支持。
“在筹备期间,我们面向上海市有关委办局及16个区召开了多场座谈会,开展项目、活动甄选工作,实地走访相关法治文化阵地、法学院校等单位对接项目落实,充分挖掘红色法治文化基因,讲好红色法治故事,弘扬红色法治文化,引导公众参与红色法治资源传承和弘扬。”张婷婷说。
文化浸润
在奉贤区南桥镇杨王村,全村924户人家的门前分别粘贴有家风家训标语。经过历史积淀,奉贤区形成了以“敬奉贤人、见贤思齐”为内核的地方特色文化“贤文化”,“敬贤、学贤、齐贤”蔚然成风,近年来,当地致力于研究和推广法治文化与乡村文化的融合,并形成了完整的工作体系。
红色文化、海派文化和江南文化共同组成了上海城市文化,首届上海法治文化节在做好红色法治文化传承的同时,还通过挖掘江南文化中的良善风俗、优秀家训等文化遗存,凸显遗迹中的法治、典籍中的法治和生活中的法治。
此外,针对海派文化中重契约、守承诺、讲规则的法治文化精神,开展上海法治名人事迹汇编,宣传上海市志、各区(县)志、各政法单位行业志及档案史料馆中的法治名人故事。
据了解,首届法治文化节聚焦两大方面展开,其一是聚焦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从赓续红色法治文化基因、诠释新时代法治文化内涵、发现江南法治文化魅力三大主题,策划红色法治文化学习体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弘扬、“法治元素+”活态传承、“乡村振兴,法治同行”等重点项目。
其二是聚焦法治文化融入上海法治社会建设,从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青少年健康成长法治保障、基层依法治理、网络空间法治文化建设四大主题,策划主题论坛、主题宣传等重点项目,以创新法治文化形态、完善法治文化供给,全面提升市民群众对法治文化的体验感和获得感。
“文化的作用就在于浸润,可谓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举办法治文化节可以很好地搭建平台,引领社会力量参与进来,共建阵地、共创载体、共谱作品、共探渠道,呈现‘人人参与法治建设、人人获得平等保护、人人感受公平正义、人人共享法治成果’的法治文化建设生动局面。”上海市司法局副局长罗培新说。
深远影响
“力争5年内基本建成具有较高知名度和较强影响力的市级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品牌阵地100个、市级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品牌活动50个,力争每5年推出视频、演艺、美术等覆盖各行业各领域100件法治文化优秀作品,立体展现上海法治文化建设成果。”2019年,上海市委依法治市办就在全国率先出台《关于加强本市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意见》,对上海未来5年法治文化品牌建设作出具体规划。
几年来,上海市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基本形成法治文化“阵地、传播、作品、活动”四位一体协同推进的良好格局。
记者注意到,首届上海法治文化节备受媒体和社会各界关注,文化节开幕前,便有不少媒体对法治文化节进行多角度、全方位报道,大量重点、亮点内容被“提亮”和“深挖”,一大批有特色、有创新的群众性活动被纳入公众视野。同时,相关部门和基层单位积极做好氛围营造和品牌推广等工作,形成多维度综合立体的宣传态势,可谓影响深远。
据悉,今后上海将定期举办法治文化节,要求在全市范围内建设一大批法治文化阵地,渗透进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要求统一聚合和创作各类法治文化作品,以视频类、图片类、演讲类、竞赛类、表演类等丰富多彩的形式分类,打造上海法治文化创作精品系列集成和展示平台。
同时还要求广泛开展以法治为主题的演讲、辩论赛、知识竞赛、故事巡讲、文艺演出、电影展映、书画展览等丰富多彩的法治文化活动,持续扩大上海法治文化品牌的社会知晓度和市民认同感。
“我们要努力将上海法治文化节打造为同上海改革发展同频共振、与城市精神品格高度契合,富于时代特征、具有全国影响、体现上海特色的法治文化品牌。要让上海法治文化研究成果更加丰硕、法治文艺创作精品迭出、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蓬勃开展,为建设新时代人民城市和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同时,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陆卫东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