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热点

当前位置:首页 > 法治资讯 > 法治热点

·二十大报告为西宁基层治理指明方向

□ 本报记者 韩萍 徐鹏“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取得阶段性成果,平安中国建设迈向更高水平。作为一名人民警察,我深有感触...

□ 本报记者 韩萍 徐鹏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取得阶段性成果,平安中国建设迈向更高水平。作为一名人民警察,我深有感触。我将继续尽己所能,让社区更安全、群众更安宁。”10月16日,看完党的二十大开幕会实况后,王刚信心满满地对《法治日报》记者说。

王刚是青海省西宁市公安局城西分局胜利路派出所社区警长,2020年7月,他被任命为城西区胜利路街道北商业巷社区党委副书记,成为青海首位“穿警服的社区副书记”,主要负责社区治理、平安建设等工作。

“之前我是‘守田人’,现在我是‘种田人’,庄稼从种到收,我都得负责。”从社区民警到社区副书记,王刚体会最深的是自己成了社区的“一分子”。

从登记人口信息,到排查化解纠纷,再到发现消除隐患,王刚80%的时间都在社区转悠。小区、学校、商场等场所都有一块警民联系牌,扫扫三维码名片或者拨打电话就能联系到他。

“现在线上业务很繁忙,每天打电话的不少于10个。”王刚坦言,很多事项超出了工作范畴,比如房子漏水、社保缴纳、水电问题等,他也积极参与解决,“都是社区的事,我责无旁贷。”

在王刚的努力下,5年来,北商业巷社区未发生过一起诈骗案,刑事案件和治安案件发案率下降90%。

随着试点成功,“穿警服的社区副书记”工作机制在城西区得到推广。今年8月,西宁所有社区全面推广这项工作。

作为全国第一批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西宁积极探索党建引领下的社会治理新路径,构建起具有时代特征、西宁特色的社会治理新模式。

为深入推进市域社会治理,西宁按照市党代会作出的“八个一”工程部署,开展了“一个中心统指挥”“一个平台通社区”“一条热线连民生”“一张网络促服务”“一支队伍管执法”“一站多元解纠纷”“一套系统抓综治”“一张网格强基础”八个项目建设。

说起“一张网格强基础”,城中区仓门街街道前营街社区很有“发言权”。

前营街社区是个“老”社区:老旧小区多、老年人多、无人管理楼院多。对此,社区以党建为引领,发挥党组织凝聚力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社区居委会、小区党支部、小区业委会、物业公司共同参与,实现红色物业“四方联动”,解决了很多物业难题。

前营街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张若蕾是个大忙人,采访中,她的电话不断响起,都是居民家长里短的事情,但她不厌其烦地解答。“社区工作特别琐碎,网格化服务管理是一剂‘良药’,以前有了问题‘眉毛胡子一把抓’,谁有空安排谁去,现在网格定人、定责,专职网格员和网格长会在第一时间解决。”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有效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张若蕾说:“我们将在党建引领下,发挥网格作用,服务辖区群众,解决好群众的烦心事。”

身穿蓝马甲的郭霞是前营街社区专职网格员,这段时间她正在走访群众,并将信息录入手机上的西宁“石榴籽家园”社区服务管理平台。该平台是“一个平台通社区”项目的重要内容。

“听了党的二十大报告,我对做好专职网格员更有信心了。”郭霞坚定地说。

城东区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中心,是“一站多元解纠纷”项目的典型。城东区司法局副局长向宁胜介绍说,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矛盾纠纷不断增多、类型也更加多样,不少纠纷还涉及多部门,着实难以解决。为此,城东区一体化整合专业人民调解委员会、人民来访接待中心、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将区信访局职能和区司法局部分法律服务职能融合在一起,实现“多中心”变“一中心”。

“通过人员、资源整合,为群众提供了一个专门化解纠纷的地方,今年以来已化解重特大矛盾纠纷83件。”向宁胜边说边带着记者参观,这里有接待大厅,还有群众来访接待室、网调室、警官法官工作室、品牌调解室、大调解室等。大调解室主要用于调解疑难纠纷,涉及哪个层级、哪个部门,相关负责人都要到场参与化解。

向宁胜告诉记者:“我们将继续充分发挥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中心职能作用,为维护社会稳定,推进基层平安建设贡献力量。”

本报西宁10月16日电  

文章评论

表情

共 0 条评论,查看全部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