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地区和项目巡礼
□ 本报记者 徐伟伦
长城脚下,妫水河畔,被誉为“夏都”的北京市延庆区,不仅有着长城、世园、冬奥这三张亮丽的“金名片”,还于近期被命名为“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区”,成为北京首个获此殊荣的生态涵养区。
近年来,延庆区以世园会、冬奥会为契机,通过全时执法、“点穴式”执法等措施,全面强化生态领域执法监管,换来了群众生态环境满意度始终位居全市第一、河长制工作获国务院督查激励表彰等累累硕果,以法治护航绿水青山取得显著成效。
着眼民生福祉,延庆正以政务服务“全能管家”、高频事项村口办、法律门诊我来选等一个个改革创新的“小缩影”,让“人民至上”成为奋进新征程的永恒坐标。
图为延庆区法律门诊律师服务街道,为基层治理“问诊把脉”。延庆区司法局供图
法治护航冬奥城生态发展
1月12日,瑞雪飘落,被称之为最美冬奥城的延庆,在北京冬奥会后第一个冬天,再次呈现出美轮美奂的梦幻场景。
作为山区,延庆区河流湖泊众多。喻永才是延庆海字口村的村级河长,每次巡河,他都会打开“延庆智慧河长”App,随时将巡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录入系统,同时查看问题办理进度。“身为河长,守好家门口的河是我分内的事。”喻永才告诉记者,这里曾经也因为污染和河流干涸,让村子发展陷入困境,他深知绿水青山对于地方发展的重要性,“以前治理污染更多是凭一己之力,走了不少弯路,现在有了成体系的规章制度,事半功倍”。
喻永才所说的规章制度正是延庆区实施河长制后出台的《进一步全面推进河长制工作方案》《延庆区河长制工作考核办法》等文件,明确了区、镇、村三级河长体系及河长职责,做到了巡河护河制度化、常态化。
“延庆区生态环境综合执法大队在全市率先进入实体化运行,在日常工作中加强协同联动,突出全时执法、‘点穴式’执法、科技执法等措施,依法守护和谐环境。”延庆区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区生态环境综合执法大队队长左树强说,在多部门联合展开的“点穴式”执法中,他们利用无人船的声呐系统对妫水河沿岸进行巡查,检查是否存在暗管、私设排污口等行为,并对在线监控系统发现的异常数据较多点位现场检查。
“筹办举办世园会、冬奥会,为延庆带来了高质量绿色发展的新契机,也让延庆尝到了法治护航绿水青山的甜头。”延庆区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王晓娟说,在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进程中,延庆坚持党的领导,把法治融入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方面,高标准组建全市首个区委、区政府法律顾问团,设立全市首家环保法庭,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司法衔接机制,构建起生态环境精细化依法治理体系。
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有了法治护航,一步一个脚印的延庆区先后获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全市首个“中国天然氧吧”,2022年细颗粒物年均浓度、降尘量排名全市第一,换来了百姓抬头可见的更多湛蓝天空。
创新政务服务模式获群众点赞
随着冬奥盛会的成功落幕,延庆区快马加鞭、谋篇布局后冬奥发展,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迈上新台阶。2022年9月,延庆区政务服务管理局推出政务服务“全能管家”,帮助企业掌握各部门政策要求和管理规定,并协助办理解答银行开户、申请贷款、缴纳税款等各类事项,让企业享受从开办到运营全链条的管家式服务。
与此同时,延庆区创新推进后冬奥冰雪体育产业经济场景建设,对后冬奥体育类、冰雪培训类、赛事服务保障类企业,提供设立经营绿色通道、事项联审联办、全程网办等系列措施,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2022年以来,全区新设市场主体12253户,同比增长55.4%,累计达到60108户。
更让延庆区关注的,是推动现代化政务服务下沉至村居。现如今,延庆不仅拥有1个区级综合政务服务中心、3个专业分厅、18个乡镇(街道)政务服务中心,还在全区415个村(社区)设立了政务服务站,与群众生产生活相关的26项事项均可在“家门口”一站式办理,并提供数百项业务的“线上办”“刷脸办”服务。
“政务服务站来到村里,大家办事不用再去乡里、城里,特别方便。”最让退伍老兵王永录感动的是,服务站工作人员刘静波听说他腿脚不便,便带着材料上门为他办理军人优待证,证件下来后还专程给他送上门。
“村里老人比较多,服务站对腿脚不灵便的村民提供上门服务,对于年轻人则会指导他们通过手机线上办理。”刘静波觉得,群众满意就是工作目标,“虽然很忙,但乐在其中”。
就这样,延庆区通过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公共服务、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等一系列举措,实现了基层政务服务“家门口办”,不动产登记从原来的1天减少到现在的1小时,328项审批事项实行告知承诺制,区级政务服务事项“全程网办”比例达95%,一组组数据的背后,是延庆区推进政府职能依法全面履行的不懈努力。
解纷促治理提升为民服务水平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健全城乡社区治理体系,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2022年6月,受连日的风雨影响,延庆区香水园街道兴运嘉园社区北面的一段围墙发生坍塌,居民、业委会、物业公司等多方因此产生了纠纷。街道司法所闻讯后及时调解,不仅促成各方达成了调解协议,还使围墙在几日内就重建完成。
案结事了,在延庆并非终点。在处理这起纠纷的过程中,街道办意识到这其中涉及到物权归属、安全预警等更深层次的基层治理难点,且跟民生福祉息息相关。为此,司法所归纳物业纠纷特点,联合“法律门诊”律师以问答形式编写《基层治理之物业管理100问》,筑牢物业和居民知法守法防线,化解矛盾于未然,并对业委会、物业人员进行法治培训,提升各方依法规范服务的能力,为基层依法治理赋能。
这样的故事在延庆并不少见,2021年群众初次信访一次性化解率达95.58%,排名全市第一;2022年延庆区受理12345热线工单44548件,解决率、满意率位居全市前列,在强调治理并重的理念下,全年重点区域违建类工单比去年同期减少1324件,农村人居环境工单减少223件。
“成功创建‘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区’,是延庆整体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但这不是终点。”在延庆区委书记于波看来,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法治政府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延庆区也将以此为指引,在法治政府建设中展现新作为、开创新局面、取得新成绩。
记者手记
肯定成绩的同时,用一多半的时间讲“短板”,这是记者近日参加延庆区委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2023年第一次(扩大)会议暨创建“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区”总结部署会上见到的场景。
这一幕,也是记者近年来对延庆区法治政府建设采访时留下的印象之一。成绩取得的背后,是延庆以世园会、冬奥会为契机展开的一场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是延庆区近年来在推进法治建设制度机制不断完善、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多元主体共建共治共享、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等方面的不懈努力。
站在新的起点上,延庆区已作出了加大复议纠错力度、健全部门和乡镇街道法治机构、完成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建设等一系列重要部署,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法治获得感,让法治印章在生态涵养区愈加闪亮。
上一篇:成都推动新时代政法工作高质量发展
下一篇:“小区域”作出法治“大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