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陈东升
□ 本报通讯员 董文骐 杨迪
里巷小弄、溪流回转,村口老樟树下,老人们围坐畅叙,孩子们欢笑嬉戏……早春二月,春光和煦,走进浙江省绍兴诸暨市枫桥镇枫源村,一幅政通人和、安居乐业的画卷映入眼帘。
60年前,“枫桥经验”诞生于此。半个多世纪来,“枫桥经验”历久弥新、传承而行,在城乡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作为“枫桥经验”发源地公安机关,绍兴公安坚决扛起使命担当,勇当“率先走出全域覆盖、上下贯通的整体智治之路”的排头兵,为“枫桥经验”注入更多生动的基层实践、时代元素、公安样本。
擦亮“金名片”
创新发展现代枫桥警务模式
“枫桥经验”始于基层、源自公安,是绍兴也是浙江的一张“金名片”。
党的十九大以来,绍兴市公安局始终按照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部署要求,以“基础牢、出事少、治安好、党和人民满意”为目标,以联动融合、群防群治为着力点,以农村向城市、网下向网上、派出所向全警种拓展为方向,创新发展了以“共治防风险、智治护平安、善治促共富”为基本内涵的现代枫桥警务模式。
绍兴市委、市政府将推广“枫桥警务模式”、创建“枫桥式公安派出所”等工作上升为党政工程,并将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和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纳入市政府“十四五”专项规划。
五年精耕细作,古越大地呈现这样的好“枫”景——
从“一个枫桥所”到“全域创枫桥”——在全省首创“枫桥指数”评价体系,健全完善“三比二看二评一会”工作机制,常态化开展“枫桥式”系列创建亮晒,营造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
“公安大脑”建设向基层延伸——相继推出“枫桥指数”评估、“枫桥式”协同治理、“枫桥式”派出所工作平台等一大批实用管用的场景应用,赋能基层实战。
治理与服务相辅而行——深化“枫桥式”政务服务,构建市、县网办中心,派出所窗口,村级代办点四级服务体系,112个公安服务窗口100%覆盖“一窗通办”,创新“云帮办”服务模式;聚焦3个“一号工程”,创新“枫桥式”优商护企模式,956个建设项目落实项目警官制,设立警企联络室268个、市外越商联络室23个。
群众满意成为公安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省首创集民意收集、研判、办理、评估于一体的智慧民意感知体系,对到公安机关办过事、报过案的群众开展全量访评,累计发送回访短信770万余条、人工回访275万余次,全市平均民意综合指数达99.04%。
在现代枫桥警务模式的驱动下,绍兴连续14年成功创建省级“平安市”,被命名为“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市”,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始终保持在98%以上。绍兴公安实现了警务工作由联动向联体、被动向主动、传统向智慧转变,走出了一条具有时代特征、绍兴特色的基层警务现代化先行之路,枫桥警务模式成为全国公安机关基层社会治理的典范。
用好“活教材”
把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
“感谢朱警官,多亏你主持公道,帮我要回了赔偿款。”在枫桥镇务工的章大哥紧紧握着诸暨市公安局枫桥派出所民警朱锷波的手,连声表达感谢。
1月底,章大哥在工作时不慎受伤,企业垫付部分医药费后就以各种理由拖欠,导致章大哥后期治疗受阻。朱锷波得知情况后,立即会同镇社会治理中心,协调劳动保障部门、企业主商议赔偿方案,帮助章大哥讨要回了治疗费用,妥善解决了矛盾纠纷。
“发动和依靠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这是“枫桥经验”60年历久弥新的时代密码。
绍兴市公安局治安支队支队长沈玉权介绍,绍兴市公安局用好“枫桥经验”这一常学常新的“活教材”,创新警务机制,前移警务阵地,推动“派出所主防”落地落实,使派出所民警有更多时间回归服务群众和社会治理等主防主业。
绍兴公安在全省率先实行“两队一室”警务机制改革,推动派出所工作标准化建设,深化城区巡特警、交警、派出所民警“三警”融合,实行农村“交所合一”,网格化开展“有警处警、无警访民、动中备勤”主动勤务;出台“派出所负面清单”,全市公安派出所办案占比由3年前的68%下降至目前的30%。
通过全域落地警务站(室)数字化、可视化、规范化、常态化“四化”建设,2021个警务站(室)融入村(社)治理中心并全部开通帮办功能,治理触角由派出所向警务站(室)延伸,真正让警务站(室)成为基层治理“桥头堡”,把公安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
做强社区警务队,落实“一社区一民警两辅警”“一村一辅警”,全市社区民警、辅警数量较3年前分别增长了11.3%、29.2%。全市779名社区民警全部兼任村(社)党支部副书记或主任助理,80%以上时间在村里执勤,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平安就在身边、触手可及。
目前,绍兴公安全面实现警务阵地全覆盖,托起基层“小网格”和辖区“大平安”,推动社区警务从“治已病”向“防未病”转变,绝大部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真正做到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
传承“传家宝”
警民携手共绘基层治理“同心圆”
2017年,在枫桥镇生活近30年的陈荣周与其他几名个体工商户,自发组建了一支志愿者队伍——“红枫义警”,这是诸暨最早成立的义警组织。6年间,“红枫义警”已遍布枫桥镇各个行政村,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社会力量参与社会基层治理,成为枫桥派出所的治安“好帮手”,被群众称为心系平安的枫桥“新警力”。
发动群众、依靠群众,是“枫桥经验”的精髓。
近年来,绍兴公安传承创新“枫桥经验”这一做好群众工作的“传家宝”,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激发其内生动力,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实现了从“独角戏”到“大合唱”的转变。
迪荡商圈位于绍兴市越城区,有高层商务楼宇28幢、大型商贸综合体1家、大型娱乐场所11家。迪荡派出所民警陈冰介绍,每天,由迪荡派出所、迪荡街道以及辖区内48家物业管理单位组成的迪荡街道鼎安物业联合会,积极投身商圈自治,调解矛盾、平安巡防、反诈宣传……有效填补了城市楼宇间的治理缝隙。
为了更好地组织发动群众,绍兴公安推进平安类社会组织体系化发展、专业化提升,制定义警组织8大类21条培育措施,推动义警平台、孵化基地、平安基金、实训中心建设,强化义警管理培训、评价激励、规范监督。截至目前,绍兴公安已培育设立8个义警基金,资金达1250万元,共表彰74个义警组织、242名义警,真正将义警组织打造成最强大的依靠力量。
“旗兵义警”“点亮一盏灯”“蓝天救援队”……如今,绍兴有188支、3.8万余人的义警队伍穿行于城市街巷,承担起情报信息员、纠纷调解员、平安守护员、应急处突员和群众服务员五大职责,积极参与平安建设。
往昔已展千重锦,来日更进百尺竿。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奋进新征程,绍兴公安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忠实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新时代使命任务,用忠诚担当擦亮平安底色,续写新时代“枫桥经验”亮丽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