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石家庄市司法局开展“法律进社区”宣传活动。
□ 本报记者 周宵鹏 文/图
□ 本报通讯员 刘军 李志荣
营商环境突出问题整治、房地产领域违规违纪违法现象整治、涉众非法集资处置——为着力清除阻碍建设发展的“拦路虎”“绊脚石”,河北省石家庄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打赢打好“三场硬仗”。近期召开的石家庄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第七次会议明确提出,要深化法治建设,不断增强法治护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水平。2022年以来,该市动真碰硬、重拳出击,坚持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打赢打好“三场硬仗”,推动营商环境全面向好、城乡面貌蝶变升级、民生福祉持续增进。
坚持良法善治优化营商环境
经河北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审查批准,《石家庄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将于5月1日起施行,这是河北省设区市首部优化营商环境地方性法规。
该条例将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和人民群众满意、市场主体支持的方法措施固化下来,确立了优化市场环境、政务环境、人文环境、法治环境等方面的基本规范,把“有事必应、无事不扰”服务理念和“放管服”改革要求上升到法治层面,服务企业发展和项目建设的“店小二”意识进一步得到强化。
2022年,石家庄市制定出台《优化营商环境和促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八条政策措施》,内容涵盖立法、执法、公共法律服务等各领域。
通过落实“八条政策措施”,石家庄市政府清理废止和宣布失效行政规范文件42件,市本级告知承诺证明事项扩容至46项、保留证明事项减少至157项;对照世界银行标准和先进城市做法,制定209条优化营商环境创新提升举措,其中62条达到全国先进水平,失业保险稳岗返还、项目审批上门服务等9条举措在全国推广。
严格规范执法保护群众权益
因开发商手续不全、违规销售,石家庄市天颐佳苑项目购房者遭遇入住难问题。石家庄市政府为此成立工作专班进行调查取证,依法依规予以行政处罚,督促开发商补齐全部手续,遗留问题全部解决。
针对近年来房地产领域不规范操作引发的烂尾楼、办证难、入住难等遗留问题,石家庄市坚持“新官理旧账”,以公开促透明、促公正、促规范,通过新闻媒体先后五批次公开公示44个烂尾楼情况及解决措施、工作进展,对262个“办证难”项目全面公开办证动态,明确责任单位、负责领导和责任人、联系人及办公电话,接受社会监督,推动一批“烂尾楼”得到彻底整治。
石家庄市全面推行包容审慎监管执法,深入开展“行政执法温度提升”行动,市本级28个行政执法部门制定轻微违法行为包容免罚清单443项,采取包容免罚、教育引导等方式办理行政执法案件7.7万余件,让市场主体既感受到法治的力度,又体会到法治的温度,切实维护了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强化公正司法打击违法犯罪
赵某、刘某、杨某在未取得合法授权情况下,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仿冒某品牌小麦种子对外销售,扰乱了农资市场、破坏了营商环境,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拘役不等的刑罚,并处罚金。
霍某经营的房地产公司在没有任何手续的情况下,在新华区虚构“信通花园二期”项目并对外销售房产,严重侵犯了购房者合法权益。公安机关以涉嫌合同诈骗罪依法对霍某刑事拘留,检察机关依法对其批准逮捕。
张某、龚某等人以“投资养老项目”名义注册公司,以医养结合、“抱团养老”、“候鸟养老”、“生态养老”等为幌子,通过销售床位和各种卡的方式非法吸收资金1.2亿元,被石家庄检察机关审查起诉。
石家庄市政法机关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以“零容忍”的态度,依法严厉查办涉“三场硬仗”违法犯罪行为,依法查办了一批破坏营商环境、房地产领域违法犯罪、非法集资类案件,净化了金融秩序、优化了发展环境。
创新服务机制提升服务质效
石家庄某玻璃制品公司业务发展急需向银行借款,需要办理赋予债权文书强制执行效力公证,但涉及抵押人、保证人较多,且部分人员不能按时到公证机构办理业务。石家庄市燕赵公证处急企业所急,上门逐一找当事人办理相关手续,当日即出具公证书,帮助企业及时获得贷款,解决了企业的燃眉之急。
石家庄市公证机构创新服务企业措施,成立优化营商环境公证服务中心,开通中小微企业“绿色通道”,快速办理涉疫涉企公证服务1235件,减免收费42万余元。
石家庄市司法局指导市律师协会成立石家庄企航民营企业法律服务中心,遴选200余名优秀律师组成专业团队,以免费法律咨询、普法宣讲培训、上门“法治体检”和优惠代理诉讼案件等方式,与广大企业和商会建立常态化对接合作机制,开展各类法律服务3300余件次,为企业依法经营提供了有力法律支持。
“我们聚焦市委、市政府确定的目标任务,筑法治之基、行法治之力、积法治之势,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全力推动石家庄法治建设再上新台阶,为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美丽省会城市提供坚强法治保障。”石家庄市委依法治市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市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尹勃说。
上一篇:南川法院五步构建涉诉未保全流程
下一篇:博罗基层治理插上“智慧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