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热点

当前位置:首页 > 法治资讯 > 法治热点

以法治力量护航民营经济健康发展

□ 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本报记者 陈东升 王春□ 本报通讯员 蒋杰近日,在2023企业家幸福感营商对话暨制造业立市苏州论坛上,浙江宁...

□ 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 本报记者 陈东升 王春

□ 本报通讯员 蒋杰

近日,在2023企业家幸福感营商对话暨制造业立市苏州论坛上,浙江宁波因高效便捷、公平有序的营商环境,上榜“企业家幸福感最强市”。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获此殊荣,宁波市营商环境投诉监督中心功不可没。

2021年9月,宁波市委、市政府创新成立全国首个营商环境投诉监督中心,两年来,中心累计接收市场主体各类投诉1700余件,帮助企业挽回经济损失11亿元,盘活资产3.3亿元,促成1家企业成功上市。

宁波市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何小华近日向《法治日报》记者介绍说,该中心作为一个相对集中解决涉企矛盾纠纷的实体平台,强化涉企类法治纠纷处理监督力度,引导涉企矛盾纠纷在法治化轨道上及时高效解决,以法治力量护航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助力宁波打造营商环境最优市。

分散投诉变一站解题

宁波检察机关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以办案为主线,综合运用打击、监督、预防等手段,全力护航民营企业健康发展。

宁波市营商环境投诉监督中心是统筹全市行政执法监督、检察法律监督和纪检监察监督中有关营商环境投诉监督职责的议事协调机构。

宁波市检察院副检察长吕海庆说:“过去企业维权摸不到门、找不准门现象时有发生,导致举报投诉存在多头跑、重复跑问题,中心成立就是为了统一受理、交办、监督各类投诉举报事项,构建常态化、系统化、全链条、高效率的营商环境投诉举报处理体系。”

经过两年多的探索实践,营商中心不断迭代升级,让企业只进“一扇门”就能解决诉求。

宁波市营商环境投诉监督中心与检察服务中心、控告申诉接待大厅同在宁波市人民检察院一楼,设有受理中心、投诉接待室等单间。

记者近日在营商中心大厅看到,工作人员正紧张地处理投诉案件,墙上的电子大屏幕,分为总体运行情况、投诉热点聚焦、投诉满意度等6个模块,用绿、蓝、黄、红4种颜色实时显示监督数据变化情况。大屏显示投诉热点主要集中在财产保全、案件执行、行政处罚上,投诉处理满意度为98%。

民营企业主李林(化名)深切感受到“一站式”解纷带来的便捷。

李林经营一家工艺品公司,两年前的一场大火烧毁了厂房,另两家公司的部分财产也被烧毁。这两家公司把李林父子及其公司告到法院,并申请诉前保全。法院很快作出裁定,查封金额800多万元,查封期3年。

眼看公司500多万元抵押贷款快到期,李林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如果继续查封下去,公司办不了转贷就要变成失信企业,一旦资金链断裂,后果不堪设想,于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走进营商中心。

接案后,宁波市、区两级营商中心联动,共同走访企业、银行和不动产中心,详细了解公司真实经营状况,与法院达成共识,共同为公司制定临时解封和风险防范方案。

不动产中心和银行为该公司搭建转贷绿色通道,转贷危机化解,压在李林心里的石头终于落了地。从受理到办结,营商中心只用了6天。

如今,公司正在加紧建设新厂房,李林高兴地说:“公司已经对接好新客户,只要厂房建设完工、机器到位,就能立即投入生产。”

办事模式变办案模式

如何做到涉企投诉件件有回复、事事有回音?

营商中心建立“动态跟踪、备案监督、清零销号”督办制度,对受理投诉事项建立独立案卷并编号管理,全程跟踪办理进度,让投诉举报处理从办事模式向办案模式转变。

与此同时,投诉渠道也在拓宽。

线上,建成全市统一的营商环境投诉监督平台,可对接贯通浙江省“民呼我为”等平台数据;线下,企业可到窗口或行业协会、商会营商环境直通站投诉,实现多渠道投诉、一平台汇集、一中心调度、多元化处置。

为保护投诉人,中心实施投诉保密、商会或行业协会代为投诉等7项制度机制,让市场主体打消顾虑、大胆投诉。

高效回应企业呼声,妥善处理企业诉求,营商中心激活了营商环境“一池春水”。

2022年11月,宁波两家公司向营商中心反映,某行政机关印发的采购通知涉嫌限制公平竞争,对文件合法性提出质疑。

受理该案后,中心一方面向市发改委专家咨询文件合法性问题;另一方面,多次与文件出台部门沟通协调,在7个工作日内成功督促文件废止,得到市场主体高度肯定。

宁波市检察院第八检察部主任姚红文介绍说:“中心相当于开辟了保障企业合法权益的第二通道,改变了企业遇到矛盾纠纷只能打官司的单途径局面。”

为将涉企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两级中心在各行业协会、商会设立营商环境直通站95个,覆盖企业万余家。

今年2月,市县两级营商中心联合工商联开展“企业全周期法治保障”专项行动,助力营商环境“一号改革工程”实现大突破。

在一个个投诉举报的具体处理中,企业家充分感受到宁波用实际行动畅通政企沟通渠道的诚意和魄力。

在宁波市金华商会秘书长胡晓宇看来,中心高效运行,有利于倒逼政府工作人员把责任担起来、把事情干起来,通过解难题干实事,让企业切实享受到营商环境优化带来的红利。

一案化解变类案治理

据了解,中心逐渐从案内审查向案外治理延伸,在深入调查研究基础上,形成并及时向党委、政府报送10余份案件分析报告,推动相关职能部门整改到位,实现从一案化解向类案治理转变。

中心每月报送营商环境工作专刊,便于党委、政府了解法治化营商环境全貌,及时掌握趋势性、苗头性问题。

对于工作中发现的风险点,中心及时向企业发布预警,提供法律政策咨询和建议600余次,帮助企业有效规避风险。

今年7月,宁海县营商中心收到一起关于公司希望市场监督管理局免除其额外加处罚款的投诉。

经全面调查,中心发现该企业为福利企业,在册13名残疾员工。疫情期间,因生产管理一次性医用防护服不到位受到行政处罚,在上缴违法所得后,企业面临生存困境,导致未在规定时间内缴纳29.6万元罚款,被额外加处一倍罚款,共计59.2万元。

接到线索后,宁海县人民检察院迅速开展调查、核实、研判,同时召开公开听证会评议后,一致认为可适用相关法律规定减免其加处罚金,并允许分期缴纳罚款。

案件不能一办了之。宁海县检察院联合中心向该公司发送法律风险提示函,一对一设立助企联络站,选派助企检察官团队为公司开展专题普法培训,协助建章立制、堵塞漏洞、合规经营。

同时,宁海县检察院联合县司法局出台加强行政检察与行政执法监督衔接工作的意见,实现检察监督与司法行政的良性互动。

宁海县检察院检察长张飞忠说:“我们将继续凝聚强大合力,切实以营商环境之优,促经济之稳、发展之进。”

文章评论

表情

共 0 条评论,查看全部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