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万粉丝UP主为自己的虚拟财产订立遗嘱。1月10日,中华遗嘱库对外公布了2023年“十大典型案例”,案例系在60546件涉遗嘱案件中梳理而成,涉及再婚家庭遗产继承、独生子女继承、虚拟财产继承、遗产管理人服务等多个维度。中华遗嘱库管委会主任陈凯表示,这些案例展示了百姓在遗产规划中所面临的复杂情境,以及背后涉及的伦理道德标准与法律问题。
在一起年轻人立遗嘱案例显示,2023年初,拥有百万粉丝的90后“B站UP主”来到中华遗嘱库订立遗嘱,计划待自己离世后将百万粉丝账号留给好友运营,并将自己名下价值300万的虚拟资产继承给父母。
网络虚拟财产是一种能为人所支配的具有价值的权利,是财产在网络虚拟空间的表现形式。广义上的虚拟财产指的是包括电子邮件、网络账号等能为人所拥有和支配的具有财产价值的网络虚拟物。狭义的虚拟财产一般指网络游戏中存在的财物,包括游戏账号的等级,游戏货币、游戏人物、技能等。
近年来,通过立遗嘱保护虚拟财产的事件越来越多。据民法典第127条规定,法律对数据、网络虚拟财产的保护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陈凯认为,这一规定弥补了我国法律在虚拟财产保护问题上的空白,明确了数据、网络虚拟财产的财产属性。
《中华遗嘱库白皮书》数据显示,自2017年起,越来越多的中青年人群开始订立遗嘱,处分“虚拟财产”。截至2022年12月31日,中华遗嘱库共计收到458份遗嘱内容涉及“虚拟财产”,类型包括QQ、虚拟货币、支付宝、微信账号、网络游戏账号等。
“虚拟财产只要是公民个人的合法财产都可视为遗产。”中华遗嘱库在前述典型案例解析中认为,如果虚拟财产能与现实社会的货币或者其他财产产生交易关联,此虚拟财产就存在法律上的财产性质,其本身就属于可支配的财产,“本案中这位博主,既体现了90后思维超前的认知,意识到了虚拟财产的价值,又通过立遗嘱这一合理合法的手段,保护了虚拟财产”。
“十大典型案例全面展现了市民在遗产继承中的复杂性和多样性。”陈凯希望,通过中华遗嘱库专业化的服务与解决方案,可以为市民提前做好遗产规划提供了决策参考,对遗嘱如何订立提供规划方向,对解决家庭纠纷矛盾、优化财产分配、促进家庭和睦与社会稳定等问题提供借鉴。
澎湃新闻记者 林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