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热点

当前位置:首页 > 法治资讯 > 法治热点

专家热议卫生健康法典编纂体例构想与实现路径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维为统筹推进卫生健康法典研究、编纂工作,讨论、澄清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卫生健康法治事业中的重要理论与实务问...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维

为统筹推进卫生健康法典研究、编纂工作,讨论、澄清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卫生健康法治事业中的重要理论与实务问题,近日,中国政法大学比较法学研究院、中国政法大学卫生法研究中心在京举办卫生健康法典编纂系列研讨会之“(二)体例构想与实现路径”。来自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司法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国家机关及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近50位专家学者围绕会议主题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了深入研讨。

中国政法大学校长马怀德在致辞中说,在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新征程中,编纂卫生健康法典兼具必要性和可行性。一方面,卫生健康事业法治化是现代化国家的重要标志,编纂卫生健康法典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举措。另一方面,当前我国卫生健康领域既有的法律体系已为编纂卫生健康法典奠定了良好的规范基础。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法规司司长赵宁指出,当前,编纂卫生健康法典已经愈发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法典编纂将对现有卫生健康法律规范发挥提炼总结和查缺补漏的作用。未来,应当进一步凝聚各方共识,通力配合,共同促成卫生健康法典编纂早日迈出实质性步伐。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行政法室原主任袁杰认为,编纂卫生健康法典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增强人民健康福祉的法治努力。不过,法典编纂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程,难以毕其功于一役。在谋划编纂法典时,应当不断强化理论研究,敢于面对和解决具有中国特色的卫生健康新问题。

中国政法大学比较法学研究院院长、卫生健康法研究中心主任解志勇提出,编纂卫生健康法典应当秉持适度法典化策略,借鉴民法典“先总后分”编纂步骤,总则统率全局,囊括立法目的与原则、适用对象与范围、基本权利与义务和发展目标与要求等内容,分则逐项具化,涵盖医事法、药事法、公共卫生法、卫生健康保障法、生命伦理法等五编。

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法学会副会长吕忠梅指出,判断法典编纂时机成熟的条件有八个,即有条件、有基础,有价值、有意义,有体量、有分量,以及有需求、有共识。同时她建议卫生健康法典的编纂研究应当高度重视法典编纂的政治性,高度重视新型法典编纂的知识体系需求,高度重视法典编纂的实践需求。

本次研讨会是中国政法大学比较法学研究院、卫生健康法研究中心组织的卫生健康法典编纂系列研讨会的第二场。该系列研讨会的成功举办,将为卫生健康法治理论界与实务界搭建起直接沟通的桥梁,有利于凝聚共识、汇聚合力,共同助推卫生健康法典编纂行稳致远。

文章评论

表情

共 0 条评论,查看全部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