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热点

当前位置:首页 > 法治资讯 > 法治热点

基层善治新“枫”景!广州市番禺区水门村荣获广东省民主法治示范村

民主与法制网讯(□吴思敏 通讯员 黄展鹏)伴随着初夏的微风,走进广州市番禺区化龙镇水门村,涌水清冽碧绿、河涌蜿蜒曲折,古桥、古树、...

民主与法制网讯(□吴思敏 通讯员 黄展鹏)伴随着初夏的微风,走进广州市番禺化龙镇水门村,涌水清冽碧绿、河涌蜿蜒曲折,古桥、古树、古庙交相辉映,既有小桥流水人家般的静谧,也带着几分烟火气息。在公园旁,三三两两村民或悠闲漫步或驻足闲谈;在村居边,一幅幅色彩斑斓的墙绘展示乡村的故事……展现出一幅“景美、人和”的生动画卷。

水门村村容环境通讯员供图

和谐的乡村画卷背后,是水门村深化拓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实践,以法治促发展,不断提升治理能力和水平,将乡村治理与乡村发展、乡村建设统筹推进,以激发群众活力让“民主之花”在乡村绽放,以法治保障擦亮平安乡村建设底色,不断探索乡村治理模式的真实写照。近年来,水门村被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农业农村部列为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先后被评为广东省民主法治示范村、广东省“百镇千村”乡村管理示范村、广东省健康村。此外,水门村还获得广州市美丽乡村、广州市和谐社区(幸福村)、番禺区文明示范村、特色精品村试点单位等荣誉称号。

“法官”变“村官” 当好村民“和事佬”

“胡书记,我们遇到劳动合同纠纷应该怎么维护自身权益?”“胡书记,我们物业租赁合同到期续签需要什么手续?”……每当水门村村民遇到“烦心事”或者要咨询法律问题,他们第一时间都会想到该村驻村第一书记胡宇亮。

2021年9月,番禺区人民法院法官胡宇亮受组织选派,到化龙镇水门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初来乍到,他在走访中发现当地村民经常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产生矛盾,有时候小矛盾会变成大矛盾,影响邻里关系。身为一名法官,胡宇亮结合自身专业特长,决定把解决群众诉求、化解矛盾纠纷、提升乡村治理水平作为驻村工作的重点,努力将水门村打造成为法治乡村的标杆。

胡宇亮(右一)为村民讲解法律知识通讯员供图

“作为来自法院的干部,我自己长期从事审判执行工作,我觉得要解决好基层矛盾纠纷关键是培养村民的守法意识,所以我在上任之初就向村民承诺为大家当好免费法律顾问,通过充分调动律师、基层法律服务等各种法律服务力量,让村民通过学法、懂法、用法,切实提升法律意识。”胡宇亮表示,为了加强村民的普法宣传,为乡村振兴建设提供专业的司法保障,他专门创建了“书记讲法”专场,利用自己的法律知识,定期组织党员群众进行法律宣讲,针对村民在⼯作、⽣活中遇到的法律问题,为村民开展民间借贷、合同、婚姻继承、妇⼥权益、劳动法规等相关领域的法律讲座,进一步加强村民普法宣传。

在胡宇亮的牵线搭桥下,番禺区人民法院与水门村签订结对帮扶协议,通过发挥法官队伍专业特长和优势,为水门村开展法律宣传服务,开展形式多样的党组织共建活动,助力水门村乡村振兴工作。与此同时,水门村还积极推行“一村(居)一法律顾问”工作,执业律师每月最少一次驻村,为村民提供法律服务,为村务治理提供法律意见,为村民进行释法答疑。通过与化龙镇司法所联合举办“12﹒4”国家宪法日法制宣讲活动,在村内开展形式多样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在全村范围内形成人人学法的浓厚氛围。

在做好村民普法宣传的同时,胡宇亮还积极当好村中“和事佬”。水门村村民李氏兄弟因父亲财产继承问题闹矛盾,并为此闹到村委会。胡宇亮得知此事后,多次上门为李氏兄弟当起“和事佬”。他根据《民法典》继承篇相关法条,逐一向两兄弟解释,依照法律规定对李父留下的现金、股权、房屋等遗产作出合理的分配方案。最终,胡宇亮通过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法,成功让两兄弟冰释前嫌,不仅妥善处理了其父亲的遗产,还避免了家庭矛盾进一步加剧。

驻村三年来,胡宇亮已经成功调解了多起邻里矛盾纠纷,着力让“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的新时代枫桥经验落地生根,努力推动农村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氛围,受到村民的一致好评。

坚持党建引领 深化村民自治

近年来,水门村将乡村治理与乡村发展、乡村建设统筹推进,深化党建作用,深化村民自治,全力打造有温度的幸福乡村。目前,水门村现有党员99人,村委会属下支部两个。水门村党总支部坚持党建引领先行,坚持“三会一课”学习教育制度,注重党员教育管理,努力提高党员素质,充分发挥党员在乡村建设的先锋模范作用。2023年,水门村共开展党课学习23次,党员活动20次,党员服务活动110余次,完成微心愿12个,完成微项目1个。通过组织党员开展河涌整治、爱树护绿、帮扶困难家庭等工作,实现党建引领全村建设。

党员带头参与村容村貌整治。通讯员供图

同时,水门村重视深化村民自治,通过充分发挥群众参与作用,修订村规民约,使有约必依,执约必严,规约面前人人平等。通过召开“两委”会议、党员大会、监督委员会会议、村民代表会议、股东(户)代表会议进行研究议事,坚持重大事项走“四议两公开”流程的原则,坚持“三资管理”平台管理工作,坚持党务、村务公开制度,提升民主管理水平。2023年,水门村共通过议事44项,保障了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突出村民自治的民主管理模式,充分实现重大决策公开、公平、公正。通过民主决策和健全各项村规民约,确保村务工作和重大项目建设得到村民的支持。

近年来,水门村顺利完成水门涌整治工程、上市公司海大集团落户、金山大道北侧地块征收、农村“厕所革命”改造、房地一体等重大项目,完成了村核心区域的沥青路铺设、大塘庭院灯的增设、牌坊和美丽乡村牌楼亮灯、停车围蔽管理等一大批民生工程,持续改善全村环境面貌,为实现“鱼跃龙门、美丽水门”生态建设的目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通过这几年的人居环境整治,现在的村容环境确实比以前漂亮多了,解决过去河涌黑臭、停车位不足等老大难问题,而且增设了很多便民设施,为村民提供休闲活动场所。”村民权叔谈起了这几年村容环境的变化,感慨良多,也为村“两委”的工作点赞。

探寻善治“密码” 提升乡村治理水平

乡村治,百姓安。近年来,水门村以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目标,积极探索乡村善治路径,不断提升乡村治理水平。通过积极推动乡村“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挑选党员干部、乡贤能人担任“法律明白人”,壮大法律人才专业队伍,并充分发挥其人熟、地熟、情况熟,群众基础好、知识水平高、群众威望高等优势,解决村里各种纠纷。通过落实定期接访及“三诊”制度,定期下沉村坐诊收集村民反映事项,组织好村民网格和党员网格分区域进行维稳管理,开展日常巡查和化解矛盾纠纷工作,及时排查和化解各类矛盾纠纷。

“其实三诊制度是我们化龙镇的特色,它是通过组织化龙镇领导干部、驻村团队定期到村里面坐诊,帮助村民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让各类矛盾化解在基层。胡宇亮表示,水门村正是通过在普法宣传和矛盾纠纷调解方面“大做文章”,进一步培养了村民的守法意识,提升了乡村治理水平,使该村长年保持刑事犯罪率低、信访化解迅速。水门村近十年没有发生一起赴区级以上单位信访事件,信访化解率达100%,真正做到把矛盾化解在基层,让村民住得安心、住得放心,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安全感。

海大科学院效果图通讯员供图

激活产业发展脉络 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水门村在大力改善人居环境的同时,致力发展村集体经济,通过积极筑巢引凤,加快推动产业转型升级。随着水门村人居环境的不断提升,得到了越来越多企业的青睐。目前,水门村共有外来企业40多家。特别是随着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的海大集团的进驻,水门村未来发展越来越让人期待。2022年至今,在区、镇两级政府的支持下,水门村顺利配合政府完成征地286亩,保障海大集团项目的顺利落地。

“目前,我们村集体经济收入主要以土地发包和租金收入为主,如今随着海大集团的进驻,相信未来将为我们村民带来更多就业机会,带动村民增收致富。”据水门村党总支副书记李冠明介绍,海大集团作为一家拥有水产预混料、水产配合饲料和畜禽配合饲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大型上市企业,不但可以为村民创造更多就业机会,也有助于水门村发展特色农业,有利于为水门村带来广泛的知名度和潜在的价值收益。接下来,水门村将以获得广东省民主法治示范村为契机,结合广州市新乡村示范带建设、文明示范村建设目标,深入推动“百千万工程”建设,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力打造乡村善治的先进典型和示范样板,建设宜业宜居的美丽水门村。

文章评论

表情

共 0 条评论,查看全部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