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热点

当前位置:首页 > 法治资讯 > 法治热点

变“裁审止争”为“源头化解”

  北京西城法院打出劳动纠纷治理组合拳  变“裁审止争”为“源头化解”  本报记者 徐伟伦  本报通讯员 李曦 田婧  “无论是在...

  北京西城法院打出劳动纠纷治理组合拳

  变“裁审止争”为“源头化解”

  本报记者 徐伟伦

  本报通讯员 李曦 田婧

  “无论是在职还是离职,员工都应当遵守法定和约定的保密义务”“‘协商—调解—仲裁—诉讼’是我国劳动争议处理的基本程序,发生劳动纠纷时,可不能直接就跑到法院,劳动仲裁是起诉的前置程序”……

  “五一”国际劳动节前后,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法院通过发布涉商业秘密典型案例、走进社区举办普法讲座等多种形式,为辖区企业和群众送去法治套餐。

  “和谐的劳动关系不仅关系着个人权益,也关乎区域发展和社会稳定。”西城法院副院长王元田说,该院近年来针对不同行业“量体裁衣”,通过发布白皮书、发送司法建议等形式推动诉源治理,并加强与调解、仲裁的程序衔接、资源整合和信息共享,建立起纠纷预警联调机制,推动劳动纠纷从“裁审止争”向“源头化解”转变,主动融入基层社会治理大格局。

  能动履职回应关切

  单纯采取竞业禁止条款约定,能够有效保护企业商业秘密吗?员工又当如何证明自身保守了商业秘密?今年4月,“涉‘跳槽’员工侵犯商业秘密典型案例”新闻通报会在西城法院召开,法官对有关劳动者与商业秘密间的相关热点问题进行了逐一解读。

  对于召开此次通报会的初衷,西城法院民四庭庭长郭云燕说,员工违反竞业限制约定引发的劳动争议,与员工侵犯商业秘密引发的不正当竞争纠纷之间既有联系、又有不同,当事方在选择维权方式时经常存在困惑,因此有必要通过以案释法的方式为企业依法保护商业秘密清障解绊,也为劳动者自由择业保驾护航。

  据了解,西城法院自2014年5月开始实行劳动争议专业化审判,对该院受理的劳动争议案件梳理分析后发现,近年来涉及新业态和“新生代”劳动者的案件开始逐步增多,“新生代”劳动者维权意识强,在诉讼中往往提交大量的录音录像、微信聊天记录等证据,且“冲动型”离职的不在少数,加班、人际关系等成为主要诱因。

  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对于案件审判过程中发现的诸多新趋势新问题,西城法院能动履职,先后围绕新生代劳动纠纷、带薪年休假主题召开新闻通报会,集中解读热点话题,同时积极走进学校、企业、社区,开展形式多样的普法宣传和专题授课,充分发挥司法审判的教育、评价、引领和示范功能,引导劳资双方正确理性处理矛盾,以“小案”促“大治”。

  建立预警联调机制

  “一调一裁两审”,是当前劳动争议案件的法定处理程序。对此,西城法院相关党支部与辖区内街道签署共建协议,打造“业务庭+街道”共建治理模式,通过信息共享,让法院得以及早了解风险因素,将矛盾化解在源头。同时,西城法院与西城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建立纠纷预警联调机制,设立“联动专线”,对于新类型、群体性、重大疑难纠纷案件,做到早预警、早调解,并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先行审理、先行调判,让当事人对纠纷处理结果有所预判,实现以一案止百纷的效果。

  2023年年初,某企业因经营不善关停引发系列劳动争议案件,大批劳动者前往西城仲裁院“讨说法”。对此,西城仲裁院依托纠纷预警联调机制,将该批案件的风险情况、隐患性信息等对法院进行了预警通报。第一批案件诉至法院后,审判工作专班根据前期掌握的信息和预案,迅速锁定了双方当事人的争议焦点,选取示范案件先行审理并作出判决。事后,在仲裁院和法院的共同调解下,后续双方当事人很快就达成了调解协议。

  “在日常工作中,法院与仲裁院还通过裁审衔接机制,推动实现劳动人事争议案件受理范围一致化、审理标准统一化,以此提升群众的满意度和法治获得感。”郭云燕说,西城法院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劳动纠纷案件的多元化解机制,先后与区人社局、工会等部门召开联席会,就法律适用等话题进行沟通协商,加强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与诉讼的程序衔接、资源整合和信息共享。

  开出行业治理良方

  “裁审止争的同时,还需注重行业治理。”在王元田看来,开好司法建议这个良方,可有效推动相关行业乱象的整治质效。

  此前,西城法院受理了70余名外卖小哥与某网络科技公司的群体性纠纷案。对于这起涉及新业态的劳动纠纷,西城法院通过与仲裁院构建的裁审要素衔接机制,组织法官对不同群体给出了支付补偿金、重新安置岗位等多种个性化调解建议,高效推动大部分争议得以解决。

  为防止衍生诉讼发生,法院随后向某网络科技公司发出司法建议,建议用工单位根据不同的用工类型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或者书面协议,合理确定企业与劳动者的权利义务,并健全工资保障制度,与从业人员就薪酬构成、计薪方式等进行细化约定和说明。此外,建议用工单位完善休息制度,科学确定劳动者的工作量,同时应强化职业伤害保障,鼓励平台企业通过购买人身意外、雇主责任等商业保险,提升就业人员的保障水平。

  司法建议发出后不久,一名外卖小哥向法院送来锦旗并说道:“感谢法官,不仅帮我们解决了工作问题,还让企业为我们缴纳了意外保险,这样的工作才会更安心。”

  除了针对共性问题发送司法建议,西城法院近年来通过府院联动机制与相关单位联动摸排辖区企业用工风险,对极易出现诉讼风险的企业发出风险提示,引导企业自查整改。

  王元田表示,西城法院将进一步发挥司法在劳动人事争议化解中的引领和保障作用,并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法治协作,让劳动者“薪无所愁”,让企业“劳无所忧”。

[ 责编:邱晓琴 ]

文章评论

表情

共 0 条评论,查看全部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