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热点

当前位置:首页 > 法治资讯 > 法治热点

“6·26”国际禁毒日 | 走进禁毒一线,感受生死较量

  编者按  毒品是人类社会的公害,不但严重侵害人的身体健康、销蚀人的意志、破坏家庭幸福,而且严重消耗社会财富、毒化社会风气、污染...

  编者按

  毒品是人类社会的公害,不但严重侵害人的身体健康、销蚀人的意志、破坏家庭幸福,而且严重消耗社会财富、毒化社会风气、污染社会环境,同时极易诱发一系列犯罪活动。

  毒品,似乎离我们很远,它隐藏在阴暗的角落;又似乎离我们很近,它夺走了许多人的生命。“6·26”国际禁毒日前夕,记者走进禁毒一线、走近缉毒民警,切身感受禁毒斗争的艰险。法治经纬版今天推出“禁毒·现场”专题,以期推动公众增强识毒、防毒、拒毒意识,敬请关注。

  筑牢云岭雄关,让贩毒分子难逾越

  现场一

  “报告,目标车辆已进入设伏区域。”

  “请立即实施拦截!”

  指挥员一声令下,6名侦查民警快速出击,拦截毒贩所乘车辆,将2名毒贩按倒在车门上,并用警棍扣住其颈部,毒贩随即被制伏。民警当场缴获海洛因48.345公斤。

  图为云南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民警开展演练。

  □ 本报记者 石飞 文/图

  □ 本报通讯员 谢丽勋 李阔

  云南省西连缅甸,南靠老挝、越南,4060公里边境线蜿蜒漫长,山高林密、沟壑纵横,地势错综复杂,历来是我国禁毒斗争的前沿阵地。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随着境外毒品渗透入境的传统渠道基本被斩断,大宗毒品过境骤减,毒贩采取绕关避卡、货物夹带、车体藏匿等更为隐蔽的方式贩运毒品,给禁毒工作带来了新挑战。

  面对错综复杂的边境毒情形势变化,云南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以下简称云南边检总站)强化边境管控、公开查缉、专案侦查、科技赋能和群防群控,固化“源头管控、两端延伸、合成作战、全链打击”缉毒侦查模式,最大限度遏制境外毒品渗透和国内易制毒化学品走私出境。

  今年以来,云南边检总站共计查获毒品案件271起,抓获犯罪嫌疑人346人,缴获毒品4492公斤,查获走私易制毒化学品案件33起,缴获易制毒化学品395吨,筑起一道贩毒分子难以逾越的“云岭雄关”。

  全域布防筑牢屏障

  “报告组长,嫌疑人已进入目标区域。”

  “立刻收网!”

  4月16日凌晨5时,云南边检总站普洱边境管理支队民警经过13个日夜的侦查,向专案组汇报:嫌疑人深夜驾驶车辆停靠在目标区域,可以收网。在基本确定该伙人员为目标嫌疑人后,专案组民警迅速实施抓捕,5名犯罪嫌疑人全部落网,缴获毒品47.45公斤。

  “这是云南边检总站针对境内外毒情形势变化,科学调整禁毒工作部署取得的成效。”云南边检总站总站长徐立说。

  面对边境地区毒品多头入境的新态势,云南边检总站深入研判一线、二线布防上的漏洞和毒品贩运的规律、特点,创新勤务布局、查缉战法,织密查缉网络。同时加强情报工作,创新情报搜集方法,拓宽毒品案件线索的来源渠道,在抓捕毒贩毒枭、打击贩毒团伙、摧毁幕后网络上取得了新突破。

  在德宏边境管理支队,立体化布防是一道有力举措。据该支队支队长郭军毅介绍,支队探索“一站多点”查缉模式,强化二线查缉能力,采取“固定查缉和流动查缉相结合”“错时错峰查缉”“24小时双向查缉”等勤务模式,织密织牢抵边查缉、二线拦截、面上布防“三道防线”。

  “云豹,搜!”

  在警犬的协助下,民警成功找到了毒贩藏匿的毒品。

  在德宏州瑞丽市边境一线,德宏边境管理支队警犬驯导员李堃携带警犬“云豹”在支队团结边境派出所辖区边境线附近查获毒品11.92公斤,有效阻断毒品内流。

  据了解,云南边检总站坚持警力前移、靠前管控,充分发挥700多个边境一线固定执勤点位和13万余台智能感知设备作用,加强重点查缉工作,灵活运用“视频+无人机+警犬+人力”等手段,强化重点时段、重点地段的技防巡查、人防巡逻,在边境一线和口岸(通道)查获一大批毒品。

  持续完善“警力+”公开查缉模式,优化力量布局,精准研判“绕关避卡”特点规律,在交通要道以及进出边境管理区交通干线,科学布防固定、流动和临时查缉站点,24小时双向查缉人员、车辆、货物,截断毒品内流运输通道。

  “现在,每个村寨都有人参与管边控边,毒贩再无遁形之处了。”谈起参与边境管控工作的感受,护边员岩旺深有感触。

  “依靠和发动人民群众始终是一切工作的‘制胜法宝’。在广泛组织开展全民禁毒斗争时,我们还吸收辖区优秀党员、村寨干部以及群众建立‘女子护村队’‘禁毒帮教队’等群防群治组织,出台激励性举措,群众禁毒斗争意识空前高涨。”徐立说,民警从群众举报线索中辨别、筛查,从破获案件中串并分析、循线追踪,全链条打击贩毒活动,全力挤压贩毒分子的生存空间。

  斩断毒品寄递渠道

  “警官,有几个发往内地的包裹有问题,麻烦你们来看看。”

  2023年12月20日,云南边检总站德宏边境管理支队瑞丽边境管理大队接到辖区某快递营业点工作人员举报,怀疑有人利用包裹藏毒。

  接报后,民警立即前往该快递营业点对包裹进行详细检查,当场从玉石原石内查获冰毒14.85公斤,后经延伸打击,成功抓获毒贩6名,斩断了一条利用物流寄递行业向内地贩卖运输毒品的通道。

  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物流寄递行业深入各行各业,这也为毒贩提供了“便利”。

  “物流寄递的延伸打击大有可为。”徐立说,云南边检总站持续加强对边境地区物流寄递企业的联管联控,严格督促辖区物流寄递企业健全内部安全管理制度,有效防范、及时发现涉毒犯罪。同时建立健全奖励机制,定期组织快递从业人员开展业务技能培训,介绍毒品知识,不断提高物流寄递行业从业人员识毒、辨毒能力,更好地配合公开查缉,实现收寄与查缉的深度融合。

  科技赋能创新战法

  “近期有毒品入境!”

  临沧边境管理支队侦查员前不久通过大数据分析出这样一条线索。该支队立即抽调精干警力分析研判,利用信息化设备对边境线开展不间断巡查,发现一名境外男子驾车入境后,将车停在边境线附近。

  该男子的可疑行为引起侦查员注意。支队立即组织警力赶赴边境一线布控蹲守。时机成熟后,专案组迅速展开抓捕,成功抓获犯罪嫌疑人马某,当场从其驾驶的机动车上查获冰毒59.48公斤。

  从蛛丝马迹中寻找重要情报,由此追踪幕后贩毒黑手,这是云南边检总站研判中心每天的任务。有时,一个电话、一条住宿记录、一张快递单,都可能是一桩惊天大案的关键线索。

  徐立透露,近年来,总站持续完善四级线索研判体系,大力推进站级单位研判中心建设,在缉毒实战中丰富完善大数据研判技战法,探索从智能发现到落地打处的全流程处置实战功能。

  “面对不断变化的毒情形势,总站始终把信息科技工作作为打击毒品违法犯罪的重要抓手,将信息化全面融入执法执勤工作中。通过利用各项高科技查缉手段和信息化战法,建立信息支撑、科技主导的精准打击网络,在边境前沿建立禁毒‘千里眼’和‘顺风耳’。”徐立说。

  “清源断流2024”专项行动启动后,云南13个站级单位缴毒总量突破2.7吨,2个边境管理支队缴毒量突破500公斤。德宏边境管理支队在5月下旬缴毒总量突破1.3吨,成为今年第一个缴毒量突破一吨的站级单位。

  悬崖恶战,毒贩的匕首刺了过来

  现场二

  刘某蹿起来朝悬崖边跑去,纵身跳到一个3米高的小平台。老潘来不及思索紧随其后,“扑通”一声将刘某扑倒在地。两人在不到3平方米的地方搏斗,身旁是20多米高的悬崖,稍有不慎就可能粉身碎骨。

  被老潘死死压在身下的刘某面露狠色,从腰间抽出一把30厘米长的匕首,快速刺向他的脖子……

  图为贵州黔西南州公安开展毒品查缉行动。

  □ 本报记者 王家梁 王鹤霖 文/图

  □ 本报通讯员 张齐云

  “站住,我是警察!”

  前段时间的一次缉毒过程中,贵州省普安县公安局民警老潘厉声吼道。

  原来,他与同事跟踪一起毒品交易,交易地点在一条乡间小道。为了伪装,他戴着草帽、拿着镰刀,顶着烈日蹲守在路边。

  犯罪嫌疑人刘某和同伙察觉出情况不对,分别朝山上不同方向跑去,老潘拔腿紧追。刘某往玉米地和树丛中逃窜,老潘紧追其后。

  狂追1公里后,老潘突然看不见刘某的身影也听不到任何声响。凭借多年追捕经验,老潘判断刘某应该藏匿在附近,于是他开始在四周搜索,在一处灌木丛后发现一个模糊的身影。

  刘某见自己被发现了,便朝悬崖边跑去,跳到一个3米高的小平台,老潘也跟着跳了下去。两人在不到3平方米的地方搏斗,刘某将匕首快速刺向他的脖子。说时迟那时快,老潘眼疾手快紧握警棍将匕首打落在地,并将其双手反锁在地,与随后赶到的同事共同将刘某抓获。

  “刘某比我壮很多,匕首刺过来时,如果我反应慢一点,后果不堪设想,但当时没有害怕,只想把他抓住。”老潘心有余悸地说,很多毒贩都是铤而走险的亡命之徒,缉毒民警面对的往往是生死对决。

  老潘告诉《法治日报》记者,抓捕犯罪嫌疑人不仅要有勇气和矫健的身手,争分夺秒间,还需要灵敏的思维巧妙应对。

  有一次出任务,老潘乔装成买家,提着装有10万元现金的包刚进入交易房间,就被毒贩李某没收了手机。李某清点完现金,拿出毒品样品,老潘将样品放在锡纸上燃烧、泡在水中查看毒品品质。

  看着老潘娴熟的验货方式,李某放下警惕拿出藏好的毒品。完成交易后,李某随即离开,老潘紧跟其后。刚出房门,老潘便向提前埋伏的同事传递信息,成功将李某抓获。

  还有一次节日,正与家人团聚的老潘接到情报指令,两辆可疑车辆将于40分钟后经过晴兴高速普安县路段,他立即带队出动。

  时间紧迫、任务难度大,考虑到在高速路上拦截,犯罪嫌疑人很可能会驱车冲出卡点,老潘当机立断设法将高速路断流,引导所有经过车辆改道驶出高速,最后在茶场高速出站口成功将车辆拦截查缉,现场查获7块重达3980.7克的冰毒片剂。

  老潘立即对犯罪嫌疑人进行审讯,做思想工作,引导其配合在晴隆服务区抓获另一辆车中的同伙。后经过线索摸排,成功打掉了这个跨越云南、贵州和湖北的贩毒网络团伙。

  “老潘是大家公认的缉毒业务骨干,不抓到毒贩他不甘心,就连做梦都想着抓坏人。”这是同事对老潘的评价。

  “只能通过门上的猫眼观察犯罪嫌疑人的活动,眼睛都看肿了。”一次,老潘从普安县一路跟踪贩毒嫌疑人张某到云南省昆明市。

  张某入住酒店,老潘与同事就守在对面房间,通过猫眼时刻关注对方的动静,两人轮流看守,眼睛肿了用手揉一揉,困了用冷水洗脸、洗头,就这样守了整整四天四夜,终于有了进展。张某外出进行毒品交易时,老潘装作打电话用手机拍下双方递交毒品的照片。

  交易结束,张某立即驱车离开,老潘与同事紧跟。“对方驾驶技术熟练,我们必须跟上,行驶速度特别快,我手都抓疼了。”

  到了下一站,张某停放好车辆,背上装着毒品的包走到一条小巷子中,老潘和同事伺机冲上去,一举人赃共获。

  随后老潘与其他缉毒民警提炼分析线索,经过数月缜密侦查,成功捣毁两个家族式贩毒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22人,扣押涉案车辆8台,缴获各类毒品22.518公斤、毒资18万余元。

  “我从小向往成为一名警察。”老潘笑着对记者说。

  2005年9月,他如愿成为一名缉毒民警,主要负责涉毒案件侦办工作。从警近19年来,老潘参与侦破毒品案件550多起,抓获犯罪嫌疑人701名,查处吸毒人员973人,强制隔离戒毒825人,缴获各类毒品129.3公斤、毒资300多万元。

  每一次抓捕,未知和意外总是伴随

  现场三

  “不好!嫌疑人绕道了,咱赶紧去轮渡口!”

  “快联系渡口值班人员,靠岸后不要开闸。”

  “渡口蹲守的兄弟注意汽渡船动向,支援力量马上就到。”

  深夜,正在广靖高速口蹲守的缉毒民警根据指挥部指令,迅速赶往渡口拦截毒贩,最终成功将犯罪嫌疑人魏某等人堵在了汽渡船上,现场扣押含依托咪酯电子烟弹200多个。

  图为江苏泰州警方在禁毒设置点位向群众传播禁毒知识。

  □ 本报记者 罗莎莎 文/图

  近日,江苏省泰州靖江市公安局从辖区戒毒场所获得魏某等人贩毒一案线索后,未打草惊蛇,而是通过侦查摸清犯罪嫌疑人的行动路线及交易习惯。之后成立专案组,制定了详细的抓捕计划。

  “当天,大部分警力都布置在高速口附近,没想到嫌疑人走了轮渡。幸好指挥部反应迅速,当场人赃并获。”靖江市公安局禁毒大队大队长杨帅近日向《法治日报》记者回忆说。

  这是泰州公安禁毒部门开展抓捕的一个场景。

  近年来,泰州市公安局从专业上、机制上、技术上不断提升能力水平,在毒品治理上不断寻求合力,打击了一批涉毒犯罪团伙,为百姓守护一方净土。

  深挖打源头

  杨帅以魏某贩毒案介绍说,根据前期侦查,涉案犯罪嫌疑人通常会选择在深夜交易或往返,且极有可能采取人货分离的方式,时间也不固定。要想成功抓捕,运气好的话要蹲守两三个小时,运气不好得蹲守几天甚至几个月。

  “办理毒品案件就要抓住一个点不断深挖,要打源头打窝点打团伙,实行全链条打击。”在泰州市公安局禁毒支队支队长高翔看来,清源断流,得靠团队力量,要有耐心会经营,还得有跟毒贩斗争到底的决心。

  在泰兴市公安局今年办理的一起案件中,嫌疑人在清明节前驱车前往外地,根据前期侦查线索,极有可能是去拿货。警方在高速卡口布置警力蹲守,一守就是三四天,最终嫌疑人在假期最后一天的深夜返回,在卡口被抓获,现场查获含依托咪酯电子烟弹300多个。

  在高翔看来,每次抓捕行动都是一场生死较量,未知和意外总是伴随其中。“如何赢?那得抓现行,而如何抓得到,首先就是要做实线索研判工作,这对之后制定抓捕计划、固定犯罪证据等都有极大的帮助。”

  据介绍,该局禁毒支队成立数据战队强化线索研判,开设“禁毒大讲堂”讲经验解难点,不断提升队伍专业性。2023年以来共搭建了隐性挖掘、异常标签等多个关联分析模型,先后预警32次,成功抓获吸毒贩毒人员112名。

  严防管在前

  1月15日凌晨,在泰东收费站蹲守多时的缉毒民警将驾车前往广东“拿货”的犯罪嫌疑人纪某、曹某抓获。与此同时,专案组民警分赴云南、广西、湖北等地,成功锁定并抓获吸食贩卖依托咪酯的犯罪嫌疑人30多名,缴获毒资30多万元。

  “此案之所以案发,是因为在对重点监管对象进行常态化检查时发现了端倪,进而‘拔出萝卜带出泥’。”泰州市公安局海陵分局禁毒大队大队长姚遥介绍,纪某、曹某等人从上家“拿货”后,以高于“拿货价”2倍至3倍价格对外销售,牟取暴利。

  这是泰州市两级公安机关不断强化日常监管的成效之一。“在对毒品犯罪坚持严打的同时,要把监管‘不放心的人、不放心的物’放在首位,抓防范抓管理,首先就是要管好人,做好重点监管人群管理,其次是对易制毒化学品、麻精药品、制毒设备等进行常态化管控。”高翔说。

  围绕可制造毒品设备、麻精药品、易制毒化学品等涉毒要素,泰州市禁毒办先后会同应急、教育、卫健、市场监管、药监等单位,检查医院诊所、企业单位、学校近2000多家,排查整改隐患100多处,实现了麻精药品、易制毒化学品“零流失”。

  泰州市公安局还创新运行“互联网+管控”新模式,构建污水毒情监测体系。“之前海陵分局侦破的一起案件,在前期进行定期污水检测时,发现该区域内存在异常数据,最终也证实了该区域内确实存在贩卖毒品的团伙。”高翔说。

  齐抓共治理

  建厂房专门生产、线上下单“送货上门”、雇佣代理跑腿“送货”……今年4月,由泰州市海陵区人民法院审理的一起非法销售笑气案中,冯某等4名被告人以非法经营罪分别被判处刑罚。

  经查,冯某在未取得危险品化学物品经营许可证的情况下,伙同被告人钱某、朱某等人,通过网上订购方式在无锡、泰州、苏州等地向多人销售笑气。短短3个月,仅被告人冯某就获利80多万元,公安机关抓获冯某等人时,当场扣押“小子弹”笑气168箱、“小蓝瓶”笑气10箱。

  尽管并非以涉毒品犯罪的罪名对涉案被告人进行刑事处罚,但高翔看到这个结果仍然很振奋。“如何将非法售卖笑气的犯罪团伙绳之以法,实践中仍面临不少难点,该案的成功办理可以说是海陵区公检法合力打击毒品犯罪的成功案例。”

  新型毒品滥用日趋严重,如何向前走一步做好毒品治理?高翔说,要不断强化与卫健、市场监管、海关缉私、邮政管理等单位的协作联动,加强条线内多警种部门之间的合作。

  今年以来,泰州市公安局结合重要节点和专项行动,建立常态进网格、进家庭、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禁毒宣传教育机制,面向不同群体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全面提升公众识别防范毒品的能力,引导群众共建绿色无毒家园。

  “泰州两级公安机关还将进一步提升禁毒队伍专业化水平,建立完善‘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推动易制毒化学品全流程、智能化、闭环式监管,分类建立涉毒、非列管物质替代等专题库,健全完善毒情监测预警体系,推动全市禁毒工作向科技化、专业化、现代化方向发展。”泰州市公安局刑警支队支队长明冠说。

[ 责编:张悦鑫 ]

文章评论

表情

共 0 条评论,查看全部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