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理” 的搜索结果,共434条

国务院安委办 应急管理部曝光4起行刑衔接典型案例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蔡岩红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2022年12月15日联合发布了《关于办理危害生产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

税务总局:在全国13项涉税费资料可容缺办理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蔡岩红 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切实减轻纳税人缴费人办税缴费负...

公安部推出境外中国公民“延期办”“委托办”等6项措施

  本报北京2月1日电 (记者张天培)公安部自2023年2月10日起,推出公安机关便利境外中国公民办理业务6项政策措施。  推行3项便利办理...

公安部推出6项措施便利境外中国公民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董凡超记者2月1日从公安部获悉,为深入推进公安机关便民利企改革,进一步便利境外中国公民办理身份证、驾驶证等业务,...

公安部推出境外中国公民“延期办”、“委托办”等6项便利办理公安业务政策措施

  中新网2月1日电 据公安部网站消息,为深入推进公安机关便民利企改革,进一步便利境外中国公民办理身份证、驾驶证等业务,便利回国后正...

第三十九批指导性案例

检察机关办理疑难复杂和争议较大的刑事案件应当坚持“应听证尽听证”,做到厘清案情、释明法理、化解矛盾、案结事了。刑事申诉案件公开听证,重在释法说理,解开“心结”,引导当事人理解、认同人民检察院依法作出的处理决定。主办检察官主持听证,能当场作出决定的,可当场宣布处理决定并阐明理由。在听证员评议时,主办检察官可结合听证情况分别与双方当事人进一步沟通交流,做针对性更强、更为具体的矛盾化解和释法说理工作。

第三十八批指导性案例

检察机关办理民间借贷纠纷监督案件应当全面、客观地审查证据,加强对借款、还款凭证等合同类文件以及款项实际交付情况的审查,确保相关证据达到高度可能性的证明标准,并就举证责任分配是否符合法定规则加强监督。对于鉴定意见应否采信,检察机关应当统筹考虑鉴定内容、鉴定程序、鉴定资质以及当事人在关键节点能否充分行使诉权等因素,结合案件其他证据综合作出判断。

第三十五批指导性案例

检察机关在办理涉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时,应当注意发现公益诉讼案件线索,通过综合发挥未成年人检察职能,促推未成年人保护社会治理。网络运营者未依法履行网络保护义务,相关行政机关监管不到位,侵犯儿童个人信息权益的,检察机关可以依法综合开展民事公益诉讼和行政公益诉讼。网络保护公益诉讼案件,在多个检察机关均具有管辖权时,民事公益诉讼应当层报共同的上级检察机关指定管辖,行政公益诉讼一般由互联网企业注册地检察机关管

第二十七批指导性案例

办理附条件不起诉案件,应当准确把握其与不起诉的界限。对于涉罪未成年在校学生附条件不起诉,应当坚持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原则,找准办案、帮教与保障学业的平衡点,灵活掌握办案节奏和考察帮教方式。要阶段性评估帮教成效,根据被附条件不起诉人角色转变和个性需求,动态调整考验期限和帮教内容。

第二十六批指导性案例

办理侵犯注册商标类犯罪案件,应注意结合被告人销售假冒商品数量、扩散范围、非法获利数额及在上下游犯罪中的地位、作用等因素,综合判断犯罪行为的社会危害性,确保罪责刑相适应。在认定犯罪的主观明知时,不仅考虑被告人供述,还应综合考虑交易场所、交易时间、交易价格等客观行为,坚持主客观相一致。对侵害众多消费者利益的情形,可以建议相关社会组织或自行提起公益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