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与法制网讯(□吴思敏 通讯员 广正发)6月29日,广州市政法系统举办先进事迹报告会。广州互联网法院综合审判三庭庭长段莉琼分享了她与广州互联网法院共成长的故事,讲述自己立足本职坚守初心的奋斗经历。
段莉琼。通讯员供图
2018年9月28日,广州互联网法院满载着践行改革蓝图、探索网络空间治理的希望成立了。段莉琼有幸与广互一起携手筹备、成立、探索与发展,步履坚定而充实。
段莉琼与广互携手的第一站是审判管理办公室(研究室),本以为参与了前期的筹备调研,理想图已经绘就,实景图就在眼前。没想到现实中推进的每一步都伴随着各种争议和质疑:“在线诉讼是否违反了法官亲历性?当事人掉线了是否还能继续审理?法庭笔录能否被录音录像代替?证人怎么完成在线作证?”她作为审管办(研究室)主任,最大化地减少适用争议、推动规则落地、产生制度效能,是建院之初首要交出的答卷。
段莉琼带领大家以攻坚克难、出新出彩的工作目标,开启了“研究+宣传”的多线程工作模式。一边问计专家、一线调研,以“法言法语”解构审判模式、重塑审理规则;一边跟进时代、贴近网民,以“网言网语”了解公众认知、解读数字司法。牵头建设粤港澳大湾区首个互联网司法智库,制定互联网司法引擎五年规划,推出民营经济十大保护举措,精准对接产业需求;聚焦“网上纠纷网上审”形成超200万字研究报告,全国率先建成150余条在线庭审规程,让在线诉讼有章可循,让当事人“一看就懂、一用就会”;策划100余场全媒体庭审直播,开通“新案速递”“法脉准绳”,用鲜活的案例上好法治公开课,聚焦超5000万人次的网上旁听;举办新闻发布会、带着“超级大v”进广互,以最具“潮感”的方式近万次的媒体报道,生动呈现“网通法链”“E法亭”“YUE法庭”等一系列依法治网的全国首创经验。
工作报告中、课题研讨中、规程设计中、直播报道中……处处都有段莉琼的身影。已经记不清多少次挑灯夜战、多少次彻夜难眠,为了每一次发布每一份稿件反复修改推敲、反复调研论证,随时随地在官微后台查阅网友提问。多次连夜奋战晕倒在办公桌前,简单休息后她又继续回到工作岗位,精益求精、细心雕琢每一份依法治网的“广互方案”,为全国范围推广在线诉讼制度奠定扎实的理论根基和实践样本。
“网红法院”“我要去广互打卡”“我能不能也去广互打官司”看着网友一条条期待的留言,段莉琼真切感受到数字司法成为了大家向往的精神家园。能得到人民的认可,再苦再累都值得。
带着“再想多一点,再想实一点”目标,段莉琼开始了与广互携手的第二站——综合审判三庭,主要负责互联网金融案件审理工作。都说互联网金融纠纷是小案,案件标的金额不大但潜在纠纷数量巨大。有这样一件小案引发了她的深思。原告周某与小额贷款公司在线贷款15万元,合同约定的名义利率为13%,偿还到第23期,周某才发现她每月的利息均是以初始本金15万元进行计算,要求退还多收取的款项1万余元。被告却认为贷款合同明确约定了以初始本金进行利率计算的条款,不能进行撤销或变更。她敏锐意识到这些小案背后反映的问题并不小,以表面低利率吸引贷款,却通过格式条款变相调高利率标准,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何以保障?
段莉琼依法判定格式条款无效,带领5名法官对67000件类案、55种数字金融产品256款合同文本进行分项调查。产品前端风险控制弱化、客户资质下沉、格式条款不规范、助贷机构责任不清等问题,是造成该领域纠纷频发的重要原因。
有问题,就必须直面问题、解决问题。段莉琼牵头搭建纠纷隐患评估模型,为数字金融产品的合法合规性“把脉问诊”,结合通用合同文本提取40项要素,全国首推互联网金融三项团体标准,“使大量潜在纠纷化解于无形”。当她获悉工作成效获评中国网络治理十大社会责任典型案例时,“社会责任”沉甸甸的四个字在她心头萦绕了一遍又一遍,责任就是联通司法与人民的桥梁,案件再小,他们也要带着感情、带着真心、带着责任维护好网络空间每一个群众合法利益。
是啊,凡事多想一步想多一步,也许路就在脚下。面对蓬勃发展的互联网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段莉琼牵头设立全国首个涉数据纠纷专业合议庭,以跨部门的专业化审判应对数据时代的法律难题。
在段莉琼主审的全国首例涉人脸信息保护公益诉讼案中,被告使用网络虚拟身份招揽客户、买卖人脸信息、制作AI视频、破解身份验证进行牟利,形成了一条具有隐蔽性和扩散性的网络侵权链条。案件审理中,她强烈意识到个人信息的泄露仅仅靠事后公益损害金的惩罚,不足以有效遏制网络黑灰产蔓延态势。因此,她主导探索建立“恢复性司法+社会化综合治理”路径,引导他们以行为补偿的方式主动接受公众监督,修复被破坏的社会信任。在判后跟踪回访中,她欣喜地看到,他们已经“站”了出来,自觉搭建起个人信息保护的屏障。代理律师激动打电话告诉她:“段法官,这一年来他们在法院的指引下,不仅找到了工作,还积极在网络社区中宣传个人信息的法律法规、认真参与公益活动,和我刚接触他们的时候真是天差地别!”
互联网不是隔着屏幕冷冰冰处理案件,而是用司法的力量去改变每一条规则、塑造每一个人网络行为模式。正是秉持着让案件判公、技术向善、人心向暖的理念,在段莉琼办理的3000多件民商事案件,“二手车历史车况信息查询案”“最低提现门槛审查案”等多篇案例获评全国法院优秀案例,10余篇论文获奖,败诉当事人也给她写来了感谢信,称赞她“耐心细致、和蔼可亲、释法说理客观公正”!段莉琼坚信以人心换人心,互联网这个最大的变量就能成为凝聚共识的最大增量!
与广州互联网法院共同成长近2000个日日夜夜,段莉琼的家也搬到了“网上”。由于丈夫工作的特殊性,三年多时间他们只能隔着屏幕在各自的前线互相加油。每当夜幕降临,看着家人团聚、万家灯火时,她也曾怀疑过自己当初坚定的抉择;当看到孩子用稚嫩的笔触在作文中默默写道“别的同学都有爸爸妈妈陪伴,而我每天都只能一个人上学,我好羡慕他们”时,她也曾把自己反锁房间嚎啕大哭;当每天面对着家庭、工作、生活连轴转、一肩挑的重担时,她也曾陷入不知所措不知归期的彷徨与无助。但在广互温暖的大家庭里,哪怕再艰难、哪怕再困顿,她也从未放弃过梦想、放弃过希望。
站在“全国优秀法院”和“为群众办实事示范法院”的新起点上,段莉琼将和她的同事们一起接续奋斗,在高悬的国徽下继续写就属于网络空间的公平与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