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区政法

当前位置:首页 > 法治资讯 > 湾区政法

广东惠阳新“枫”景:多元解纷跑出“加速度”

民主与法制网讯(记者 张丽娥 通讯员 陈波)近年来,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各部门紧密结合实际,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不断创新和...

民主与法制网讯(记者 张丽娥 通讯员 陈波近年来,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各部门紧密结合实际,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不断创新和加强矛盾纠纷防范化解工作,探索出了“十心”调解工作模式等为代表的生动实践,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加码。下面,我们走进区司法和信访局、区检察院、街道办和派出所,领略惠阳独有的新“枫”景。

惠阳区司法和信访局

创新“十心”调解工作模式  践行法治为民初心使命

为切实发挥人民调解在化解社会矛盾纠纷中的基础性作用,惠阳区司法和信访局积极探索人民调解品牌创建,成功打造了十家具有镇域特色的“十心”调解工作室,及时把矛盾化解在基层,消灭在萌芽状态,有效防止矛盾纠纷的积累、反复、激化。

“十心”调解工作室由惠阳区中心法律服务所人民调解委员会中威望高、经验足、影响大的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以及乡镇政府调解能手作为队长搭档多名镇街调解员组成,工作室驻点在9个乡镇,常态开展调解工作,形成结构合理、优势互补的区域型、团队型调解工作队伍。

其中,驻镇隆镇廖立华·初心调解工作室注重坚持初心如磐和调解情怀;驻淡水街道李学科·诚心调解工作室注重坚持诚心诚意和公正性;驻秋长街道蔡正伟·尽心调解工作室注重坚持竭尽所能和细致性;驻永湖镇陈发辉·耐心调解工作室注重坚持锲而不舍和耐力性;驻新圩镇李新民·恒心调解工作室注重坚持持之以恒和持续性;驻良井镇杨国雄·暖心调解工作室注重坚持推心置腹和关怀;驻沙田镇叶慧丽·知心调解工作室注重坚持将心比心和真诚;驻平潭镇陈方权·热心调解工作室注重坚持赤诚相待和积极性;驻惠阳区李振良·匠心调解工作室注重坚持匠心独运和精细,曾雪滔·顺心调解工作室注重坚持顺水推舟和智慧。

工作室队长作为“医生”,接受辖区群众预约,其他调解员作为“护士”,将该调解事件纳入“调解门诊”工作纪事,掌握调解事件基本情况,并安排“门诊”时间。通过这种集预约、分析、处理于一体的工作方式,拓展调解职能外延,提升矛盾调解的实效性,形成调解工作“闭环”。同时,对于无法调处或不适用调解结案的事件,由“医生”审核,流转至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镇街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的对应职能窗口,进一步加快解决矛盾的速度。

对重大、疑难及易升级舆情,由工作室制定初步“急诊”方案,形成快速响应机制,即时深入案情发生地,做好矛盾纠纷稳控工作,并在现场进行“提档”调处,实现能调尽调的目标。目前,工作室已调处非正常死亡纠纷63件,未发生一起次生纠纷。

同时,工作室广泛引入职能部门调解员、优秀村干部、一村(社区)法律顾问等人员力量,充分利用乡镇各线室部门平台作用,通过网格指导、“上门出诊”等方式,努力实现矛盾纠纷不上交、不激化。同时,与公安、人社局等单位建立重大矛盾纠纷“分级分层”调处机制,充分发挥政策引导、居间调和等职能,“会诊”促成案件以“调”结案,实现矛盾纠纷“应调尽调”工作目标。工作室成立以来,参与联合案件调处351件,实际解决344件,取得了显著成效。

2022年至今,“十心”调解工作室共调解各类纠纷1414宗,调解率100%;调解成功1386宗,调解成功率98%;签订调解协议726份,协议涉及金额2.28亿元。

小区业主司法所赠送锦旗。通讯员供图

区检察院

依托12309平台  提升信访化解质效

发挥院领导“头雁”作用,啃下信访“硬骨头”。每周三工作日为检察长接访日,在12309检察服务中心实体大厅公开检察长接访时间、来访流程图等,院领导带头接访。为办理重大疑难复杂信访案件,制定了《惠州市惠阳区人民检察院关于院领导包案办理首次信访案件的工作方案(试行)》,确定好案件分派方式、案件办理方式及落实好案件办理措施,如通过约谈信访人了解诉求、到公安机关调取案件材料、审查是否符合司法救助条件等方式推动矛盾纠纷实质性化解,实现案结事了人和。如院领导包案办理杨某某等4人申请立案监督案时,自觉能动履职,通过多次接访约谈信访人、到案发地走访、召开公开听证会,做实做细包案工作,努力用多种方式化解信访矛盾。在包案数据方面,2022年以来惠阳区人民检察院受理属院领导包案的刑事申诉案件、检察机关作为赔偿义务机关的国家赔偿案件和立案监督案件41件,已落实院领导包案41件,包案率为100 %。从信访系统2.0的统计情况看,“三类案件”的再次申诉数为0,保持不超过15%的要求。

发挥全院干警“群雁”作用,降低信访风险。安排全体检察干警轮流到12309检察服务中心实体大厅值班,确保及时接待所有到访的当事人,通过耐心听取信访人的诉求、分析案件情况、出示相关法律法规等方式做好释法说理工作,避免矛盾扩大化;形成以各部室内勤为联络员的信息联络机制,督促各部室每日动态排查信访风险,对排查出有信访风险的案件,及时进行研判,制定有效的风险化解方案,切实做到早发现、早采取措施,增强维稳工作的实效;控告申诉部门不仅监督督促本部门干警及时跟踪信访进展情况,还督促相关业务部门及时回复信访群众,确保所有信访件均能做到7日内程序性回复、三个月内办理结果或过程答复率达到100%;将首办责任制向前延伸至案件办理环节,引导和督促办案人员将风险评估贯穿于整个办案全程,对可能存在的风险及时评估,针对性制定预案,积极采取应对措施,把涉法涉诉信访案件息诉化解在首次办理环节。

多措并举提升信访化解质效。一是多元化、高质量开展检察听证工作。紧紧围绕“高质效办理好每一件控申案件”的目标要求,对照最高检工作部署,将简易听证和上门听证作为接待窗口深化“为民办实事”实践活动的重要抓手,本着“应听尽听”“能听尽听”原则,2022年以来惠阳区人民检察院开展涉法涉诉信访案件检察听证12件,听证案件类型涵盖重复信访案件、立案监督案件、刑事申诉案件、司法救助案件、民事诉讼监督案件。二是引入第三方律师参与信访接待。为能进一步化解信访矛盾,每年均与第三方律师事务所签订化解涉法涉诉信访矛盾的合同,确保随时可以让第三方律师参与到信访矛盾化解工作中,及时就地在12309检察服务中心实体大厅开展释法说理工作,实现矛盾化解的及时性。

惠阳区检察院院领导带头接访。通讯员供图

淡水街道办

“三个角色”演绎新时代“枫桥经验”

坚持党建引领,做好思想建设“辅导员”。实行“社区大党委+小区党支部”党建引领模式,遇到矛盾纠纷难题时,发挥社区党委搭台子、小区党支部做动员、党委协调各方力量参与的小区议事平台作用。一是建立社区“大党委”工作机制。发挥社区“大党委”区域统筹、资源整合、共建共享的轴心功能,实现区域化、精细化网格管理。二是高位推进基层党建“双百工程”。淡水街道创新成立114个小区党支部,大力推动党支部与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深度融合,建立健全“小区党支部+业委会+物业”三位一体联系制度,开展矛盾纠纷联议、民情民意联访、民生实事联办。

健全完善工作机制,做好矛盾纠纷“调解员”。一是建立“一村(居)一警+四级联调”机制。围绕“专群结合”工作思路,推动“一村(居)一警”工作机制落地生效,构建由街道办、派出所、居委会、村(社区)组成的“四级联调”机制,将矛盾细分为邻里纠纷、场所纠纷和社会矛盾纠纷,针对矛盾特点和群众诉求对症下药、靶向处理。二是深化“互联网+网格”矛盾纠纷排查模式。牢固树立纠纷无小事的观念,科学划格建网,动员组织社会力量在驻村(居)警力和村(社区)干部的共同带动下,实现“信息联采、治安联巡、宣教联动、矛盾联调、隐患联排、人员联”的多方面协作共治。充分发挥网格员人熟、地熟的“活地图”优势,深入摸排矛盾纠纷信息,纵向延伸到网格、户、人,横向延伸到婚姻家庭、邻里关系、劳务纠纷、生产经营等领域。通过街道智慧治理平台和网格微信群,将专项排查线索隐患与常态搜集情况信息有机融合,遇到矛盾纠纷时,线上任务派发、线下响应报到,实现“订单式”闭环处理。三是组建调解能手人才库。从村(社区)干部、民警、“四老”等人员中选聘专兼职人民调解员,形成能稳定响应的人才资源库,充分发挥村(社区)调委会在调处矛盾纠纷中的主力军作用。四是推动“三所联动”机制。通过派出所、街道司法所、律师事务所“三所联动”,让调解员、律师、村(社区)民警形成法理结合的劝解合力,将动态隐患清零的同时,让“遇事找法、法在身边”成为居民群众的共识。

规范队伍建设,做好政策法规“宣传员”。一是实现辖区内“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全覆盖。严格落实“阵地规范化、队伍规范化、业务规范化”的工作规范,实行每年度村居法律顾问集中签约,确保法律服务资源平衡分布,为村(社区)决策提供法律意见,协助制定、修改和完善自治章程、村规民约,帮助审查各类经济合同的合法性和规范性,围绕街道党委、政府的工作重点做好村(社区)专项法律服务。二是挖掘培育乡村“法律明白人”。高质量开展“乡村振兴,法治同行”活动,从群众身边挖掘和培养“法律明白人”,充分发挥其示范带头和宣传帮教作用。三是推进律师事务所与司法所“所所对接”工作走深走实。通过“所所对接”,面向社会提供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联合开展各类法治宣传、法律咨询、法律讲座和知识培训活动;主动服务街道信访部门,指导调处疑难矛盾纠纷和涉法信访案件,引导群众依法表达诉求、理性化解纠纷。

淡水街道松岭社区入户走访开展法治宣传工作。通讯员供图

惠阳区公安分局淡水派出所

“家门口的派出所”为群众解决“急难愁盼”

坚持群众路线,充分撬动社会资源、群众力量推动基层治理,形成强大合力。一是依托“一村(居)一警”紧密常态联系。通过微信群等在线沟通,及时掌握辖区治安情况、民意诉求、群众求助等。二是深化群防群治提升防控合力。组成“平安商圈巡逻小分队”、志愿者服务队等力量约300人。在崇雅中学试点成立“红领巾少年警队”,以点带面增强区青少年自我保护能力,辖区内东风社区被评为“青少年零犯罪零受害社区”。三是推动最小应急单元建设强化联动响应。累计建成最小应急单元21个,配备保安力量79人,配备对讲机27部,协助先期处置3次。

淡水派出所开展日常巡逻检查。通讯员供图

牢固树立“矛盾不上交”的理念,积极构建完善多层次、立体化协调体系。一是压实警力下沉抓实调解。推行社区民警组调解专班,分级分类处置矛盾纠纷,确保不激化、不上交。二是实行四级联调提升效率。建立由街道办、派出所、司法、社区(村委)组成的四级联调机制,多方协同,提高矛盾纠纷化解能力。三是“一团三队三代表”促进和谐。组成“一团三队三代表”联合调解,创建以来共化解矛盾纠纷327起,现场化解273起,妥善调处75起劳资纠纷,辖区实现矛盾纠纷可控率100%。

突出优化提能,打防质效提升。一是优化警务模式。落实“两队一室”管理模式。2022年以来,累计侦破各类刑事案件28宗,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138人,为群众挽回损失近10万余元。二是优化防控布局。实行“高频巡防+常态清查”形式,累计核查各类前科人员236人,清查出租屋、娱乐场所等586间次,抓获在逃人员4人,推动辖区治安持续平稳。三是优化智慧支撑。建成1604路视频监控、99路人脸识别摄像头,率先组建无人机飞警队,采用5G技术实现重大场景实时监控,助力警务反应达到“秒级”水准。

突出互动服务,响应群众需求。一是打造“家门口的派出所”,热心做好便民服务。建立天安警务室与4个村社区警务服务台,实现“服务进家门、群众少跑腿”。2022年以来,累计线上咨询服务1130多次,业务办理主动服务186余次。二是吹响平安创建“安全哨”,细心做好送宣服务。利用新媒体、微信等形式开展安防宣传, “送法上门”活动36余场次,成功预警、阻止受骗群众5729人次,涉及金额近三百万元。三是做好扶危助困“贴心人”,用心做好基层服务。主动倾听群众声音,帮助群众解决难题和慰问困难户,一年多以来,持续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458件、主动服务32人次。

文章评论

表情

共 0 条评论,查看全部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