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区政法

当前位置:首页 > 法治资讯 > 湾区政法

广州从化:守护“绿美”流溪河畔的“检察蓝”

民主与法制网讯(□黄靖)时值秋日,位于广州市北部的从化俨然一幅流动的诗画,起伏的山峦依旧葱郁,广阔的稻田秋色渐显。从化,被誉为“北...

民主与法制网讯(□黄靖)时值秋日,位于广州市北部的从化俨然一幅流动的诗画,起伏的山峦依旧葱郁,广阔的稻田秋色渐显。从化,被誉为“北回归线上的绿色明珠”,坐拥2个国家级森林公园,100多个湖泊水库,流溪河流经全境,数十种珍稀野生动植物资源在此繁衍。美景背后,还跃动着一抹抹鲜明的“检察蓝”,倾情守护着这片秀水明山。

近年来,广州市从化区人民检察院立足地方生态立区发展战略和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生态核心区、绿色发展示范区目标,以公益诉讼“小支点”撬动从化环境保护“大格局”,打造了具有从化特色的生态检察“绿色”品牌,留下了一个个生动的检察印记。

溯源治本  提升司法办案质效

依水而生、傍山而立,从化自然环境得天独厚,担负着重要的生态功能,也是广州市乃至珠三角地区重要的农业主产区和“菜篮子”基地。行走在广州市从化区的田间地头,只见自然风光优美,村道干净整洁。

但在以往,农药包装废弃物随意丢弃的情况在某些地方却时有发生,不仅威胁农产品质量和人畜健康,还给农田环境带来了一定影响。

今年5月,从化区检察院在履职中发现了相关线索,并于6月20日立案调查。经现场核查、深入走访及问卷调查后,农药包装废弃物处置的重点和难点逐渐清晰,一场生态保卫战就此打响。

办案过程中,从化区检察院借助市检察院搭建的公益诉讼侦查指挥中心,与资深环境资源领域办案检察官探讨交流,同时,发挥首创的生态检察与公益诉讼研究基地特聘研究员作用,与专家学者一道探疑析惑,顺利解决了办案过程中遇到的法律适用、监督对象确定、依法履职等疑难问题。

6月28日,从化区检察院分别向区农业农村局和八个镇(街)政府发出了诉前检察建议,督促区农业农村局全面履行法定职责,对从化区农药包装废弃物等污染源开展整治。经检察机关全程跟进监督,各行政机关积极落实整改措施。“同时,从化区检察院还协助区农业农村局争取到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从化支公司7.8万元的专项资金,用于定期到村委和农资店回收处置农药包装废弃物,推动建立了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长效机制。”从化区检察院一级检察官白双龙说。

8月28日,从化区检察院前往涉案田间地头现场及周边回访调查,发现原来不时出现的废弃农药包装已难觅踪影,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工作正持续推进。

守护绿水青山,既要正本,更需清源,这正是从化区人民检察院撬动区域整治、大力推进司法办案的一个生动写照。自2017年7月1日公益诉讼制度正式确立至今,从化区检察院共办理刑事检察、行政检察、公益诉讼检察涉生态环境资源类案件总计 741件。其中,刑事检察253件370人,行政检察55件,公益诉讼检察 433件,有力遏制了环境污染违法犯罪蔓延态势,擦亮了全方位、立体化的生态检察品牌。

同频共振  凝聚生态保护合力

天堂顶是广州市的第一高峰,海拔1210米,坐落于从化、增城与惠州龙门县交界,峰峦起伏,云雾缭绕。平日里,天堂顶吸引了众多游人前来“打卡”。然而,由于游客活动频繁且部分登山者环保意识不足,天堂顶部分沿线的垃圾问题也日益严重。

2020年12月7日,从化区检察院收到相关线索后,于当天成立了联合办案组,由检察长亲自部署,分管副检察长担任联合办案组组长,并于次日组织勘验调查,媒体及志愿者等亦一同前往。办案过程中,三大难题也接踵而至:一是多部门职能交叉现象普遍,二是跨区域责任共存,三是垃圾清理并非一次性工作,需要凝聚多方共识,才能破解生态环境治理难题。

面对挑战,12月9日至17日,从化区检察院前往属地政府和多个行政职能部门核实相关情况,并向有关部门发出磋商函,督促各部门依法履职,并于12月24日召开圆桌会议,跟进整改进展情况。在各方的大力推动下,天堂顶很快就恢复了往日的洁净,山路沿线的垃圾收集装置也有所增加。2021年,从化区检察院联合有关部门,组织志愿者上山“回头看”,垃圾瓶颈问题已得到破解。

同时,为确保天堂顶所在高山区域环境得到全面、长效保护,从化区检察院还推动跨区域协作、加强文明登山宣传倡导,在石门国家森林公园内建立了公益诉讼观察站,与隔山毗邻的惠州市龙门县人民检察院开展工作,建立了生态环境联合保护机制,天堂顶“生态协奏曲”由此奏响。最后,该案入选了广东省检“公益诉讼守护美好生活”专项监督活动一周年典型案例。

这起行政公益诉讼案,也是从化检察机关凝聚治理合力守护生态文明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从化检察聚焦协作配合,大力完善生态检察工作机制,建立了生物多样性保护协作等工作机制、高山生态环境保护协作机制,与惠州龙门、韶关新丰、清远佛冈三地检察机关建立了《粤港澳大湾区北部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联合保护机制》,绘就了生态环境保护的“同心圆”。

启动仪式现场。从化区检察院供图

拓展平台  理论与实践互映照

森林覆盖率达94.7%,维管植物超过1170种……这里是流溪河的发源地之一,也是广州唯一省级自然保护区——广东从化陈禾洞省级自然保护区。在今年的6月5日,为提高检察机关公益诉讼监督办案质效、提升省级自然保护区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水平,“广州市从化区检察院公益诉讼观察站”在此挂牌成立。

除此之外,还有许多生态保护平台载体正在从化涌现。近年来,从化区检察院聚焦功能发挥,瞄准检察工作基础性理论和实践难题,大力拓展平台载体,推进成立了全国首个生态检察与公益诉讼研究基地粤港澳大湾区首个补种复绿基地广东省首个公益诉讼观察站和全国首个公益诉讼联合观察站,以及广东省首个环境公益诉讼联合检测实验室等

研究基地揭牌。从化区检察院供图

白双龙表示,平台载体的拓展,最大的亮点是将生态检察理论研究和司法实践充分融合。一方面,相关平台可以为检察机关提供外脑支持,提升检察机关在细分领域的专业水平,促进理论和实践的相互促进、深度融合;另一方面,还可以借助相关平台的科普教育功能,让其成为检察宣传的前沿触角,群众可“零距离”探索生态保护中的“检察元素”,实现多方参与,提升共建共治共享水平。

推动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不仅体现平台建设上,还体现在人才培养中。近年来,从化区检察院创新生态检察人才培养模式,成立了“生态环境资源和食品药品刑事检察工作室”和“公益诉讼检察工作室”,与高校签订检校合作共建协议等,以办案带动研究,以研究促进办案,为生态环境保护注入了强劲动能。

多方联动  构建环保“朋友圈”

9月27日,一场主题检察开放日活动在从化区检察院举办。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志愿者、人民监督员、新闻媒体等应邀参与。从大石古水塘污染环境案到农药包装废弃物污染环境行政公益诉讼案,从非法捕捞水产品案到督促整治生活污水违法排放污染河流环境行政公益诉讼案……检察官通过一个个真实案例,给参观代表带来了一堂生动的法治课。

检察官讲解生态检察典型案例。从化区检察院供图

“生态保护与个人息息相关,通过这次活动,我也对生态环境公益诉讼的重要性也有了更多了解。”在沉浸式地了解了生态环境公益诉讼检察职能后,参观代表们都有了不少体悟。

在生态检察工作中,生态法治教育是不可忽视的一环。近年来,从化检察积极搭建“检察+媒体+N”模式,充分利用媒体平台开展生态检察工作宣传。同时,让社会公众更多参与线索发现、监督整改、“回头看”等公益诉讼环节,构建了公益保护共建共治共享大格局。

“我们尤其重视未成年人的生态法治教育,充分借助法治副校长作用和法治进校园工作,从娃娃抓起,通过‘小手拉大手’的方式,在全社会形成齐抓共管、全民参与的良好生态法治氛围。”白双龙说。

山水相依,共生美好,从化在守护绿水青山的路途上步履不停。从化区检察院相关负责人介绍,从化区检察院始终坚持公益诉讼与刑事检察、民事检察、行政检察等“四大检察”一体发力,将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大力度在法治轨道上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高质量发展,推动“检察蓝”与“生态绿”同频共振,让从化的水更清、山更绿、天更蓝。

文章评论

表情

共 0 条评论,查看全部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