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与法制网讯(记者池泽梅 通讯员黄霞)“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重视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这是党的二十大为“健康中国”描绘的宏伟蓝图。深圳市这座充满活力的年轻移民之城,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始终关注着市民的心理健康。光明区锚定建设世界一流科学城的奋斗目标,率先形成“区-街道-社区-小分格”四级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打造“500米社会心理服务圈”,为辖区居民筑起一道坚实的心理健康屏障。
搭建功能阵地,打造“心”平台
近年来,随着世界一流科学城落户在光明,光明区进入大开发、大建设的黄金发展期,生活节奏与竞争压力俱增,导致个体心理行为容易出现偏差。
光明区社会心理服务指导中心。通讯员供图
在区委政法委的统筹推动下,光明区紧密结合自身资源和需求,积极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心理服务平台。于2018年试点打造深圳市首家“V爱”之家·心理关爱空间,并在2019年全面推广,建成1个区级社会心理服务指导中心、6个街道“V爱”之家·心理关爱空间、37个社区心理服务室,之后向272个基层治理“小分格”拓展,依托“1+6+37+272”体系,将社会心理服务触角延伸到企业、工地、学校、医院、住宅小区等各行业领域人员密集场所,打造“500米社会心理服务圈”,实现群众心理健康服务阵地、特殊人群管理服务阵地、社会心理知识教育宣传阵地、社会心理健康服务体系人才建设阵地“四位一体”的实体化平台,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拓宽服务领域,激发“心”力量
社会心理服务体系针对不同群体服务需求,为居民提供危机干预、心理咨询、心理热线接听、心理健康讲座、团体辅导、心理志愿者培养等十项服务。以多元疗愈为桥梁,开展居民喜闻乐见的心理体验活动,如绘画解压、音乐舒缓、园艺体验、沙盘游戏、戏剧互动、自然教育等多种形式,提升居民对心理健康的关注和认知。常态化开展心理健康筛查服务,对存在心理危机的人员进行及时跟进,确保能够早发现、早介入,从源头上防范社会不稳定因素。打造“家、校、社区”预防校园暴力服务、“萤火”青少年心理志愿者赋能计划、党建引领“民生诉求心理服务岗”“心理+自然”融合教育等特色项目,营造健康向上的社会心理氛围。
V爱之家开展心理健康讲座。通讯员供图
2019年至今,光明区心理服务团队面向辖区群众开展心理筛查124660人次,深入社区、企业、学校等区域为不同年龄阶段的居民开展心理知识普及讲座活动2513场次,深度聚焦辖区群众心理健康需求累计服务50万人次。
打造人才方阵,构建“心”高地
近年来,光明区优化升级人才队伍,以具备心理服务资质的社工、心理咨询师为核心力量,秉承系统集成、提质增效理念,注重人岗匹配、持证上岗等原则,在工作实践中通过实务培训、绩效考核等多种形式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不断充实人才队伍,广泛组织各行各业具有心理健康服务经验或教育背景的热心人士充实到心理服务志愿队伍中。区委政法委定期开展咨询技巧、服务手法等主题系列培训,经常开展心理案例督导、社工服务督导,让心理工作人员提供的服务更专业、更规范。同时,与群团部门形成联动,提升义工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目前,已由“V爱之家”孵化出“星灯”“向阳V爱”“萤火”“染心”4支特色心理义工队伍,全区共有心理咨询师、教师、医生、社工共278名心理服务专职队伍和332名志愿队伍。
强化科技赋能,智创“心”引擎
整合资源研发社会心理服务智慧平台,涵盖实时事件速览、服务预告、站点数据统计、人员管理、风险等级研判、小程序便民服务6大功能板块。各站点心理咨询师实时上传工作动态,针对各类平安志愿者、心理咨询师、社区工作者等上报的心理类事件,划分风险等级预警,实时监测分拨,实现全区心理服务工作24小时动态监测与迅速高效的线上协调处置。通过心理服务智慧平台,开展数字化、智能化服务,依托区群众诉求微信小程序、关联i深圳,为群众提供心理咨询预约、线上心理咨询、心理科普宣传、公益讲座、心理活动预告等多项智慧化服务。
光明区持续激发“心”动能,将心理健康的种子撒向每一个角落,居民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便捷优质的社会心理服务,群众“心结”在社区化解,幸福感、获得感持续上升。今年3月,全国首届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经验交流大会在山东省滨州市召开,光明区委政法委作为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优秀案例入选单位应邀参加,大会为“光明区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打造‘500’米社会心理服务圈”优秀案例颁奖。下一步,光明区将继续加大对心理健康工作的投入,不断完善服务体系,提升服务水平,护航群众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