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区政法

当前位置:首页 > 法治资讯 > 湾区政法

广东佛山莘田村:百年书舍化身德法讲堂  乡贤调解打造“无讼乡村”

民主与法制网讯(□吴思敏 通讯员 吴若金)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大塘镇莘田村始建于明朝,至今已有四百余年历史,书社文化在这里世代传承。...

民主与法制网讯(□吴思敏 通讯员 吴若金)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大塘镇莘田村始建于明朝,至今已有四百余年历史,书社文化在这里世代传承。近日,三水区首个依托书舍文化设立的人民调解阵地——莘田村村民委员会人民调解委员会“乡贤调解工作室”揭牌仪式在大塘镇莘田村“松庵书舍”举行,打造矛盾化解的主要战场和前沿阵地。莘田村以“祠堂(书舍)+乡贤+调解”模式推进“无讼乡村”建设,不断丰富“1+6+N”社会治理体系“N”端建设。

乡贤调解工作室”揭牌仪式。通讯员供图

今年3月,村民李某找到村委会,投诉邻居黄某霸占自家空地,要求村委协调解决。乡贤调解员李福标得知情况后前往调解。原来,李某所说“自家空地”系其房屋旁边相邻的公共用地,邻居黄某房屋的部分租客常将车辆停泊于此,李某则以此地是其“自家空地”为由驱赶车辆或要求缴纳停车费,邻里双方矛盾激烈。李福标要求黄某及其租户有序停放车辆,避免影响正常通行。随后,李福标将李某邀请到崇法堂,向李某释明:农村土地均属于集体所有,是公共用地,不能据为己有,更不能私自收取停车费用。经过耐心解释,李某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双方握手言和。

莘田村百年书舍承载的德善文化在乡贤调解中焕发新生,形成了“有事到聚贤亭谈,有理到崇法堂讲,有纠纷到书舍调”的基层治理模式,村居自治、德治、法治“三治”在这里得以有机融合。

乡贤李福标为村民调解矛盾纠纷。通讯员供图

此外,莘田村还积极开展“1名村(居)法律顾问+N名法律明白人”行动,由村(居)法律顾问和法律明白人共同为群众普法律、调纠纷、解难事、护权益。在莘田村,“法律明白人”不仅定期开展法治宣传,利用地熟人熟的优势把法律知识送到家门口、送到田间地头,更加入了乡贤调解队伍,为村民解决矛盾纠纷。

莫葵珍开展家事调解。通讯员供图

村民植奶奶育有三子两女,子女成年后自己单独生活,后因三个儿子相互不和,对赡养母亲分配不满而产生矛盾。2023年11月,植奶奶找到妇女主任莫葵珍,希望她出面协调解决。作为“法律明白人”和乡贤调解员,莫葵珍了解情况后将植奶奶的子女带至松庵书舍,一边闲话家常回忆年少旧事,一边向其说明赡养老人不仅是法定义务,更是对父母养育之恩的回馈。莫葵珍的明德释法和耐心劝解促成了多方和解并商定了解决方案,植奶奶的家庭矛盾得到了有效缓解,真正实现了“红脸进来,笑脸出去”的调解效果。

为进一步引导乡贤与新市民参与基层治理,莘田村还从村“两委”成员、村民小组长、“五老”人员、“法律明白人”等人员家庭中遴选“学法用法示范户”,以模范力量提高村民对法律法规的知晓度、法治精神的认同度及法治实践的参与度,推进村居自治、矛盾共治的局面。

文章评论

表情

共 0 条评论,查看全部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