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丰田向全球公开宣布将无偿提供混合动力技术研发中积累的核心电动化技术的专利使用权。据报道,此次开放的2万余件专利涉及到油电混合动力(HEV)、外插充电式混合动力(PHEV)、纯电动(EV)、燃料电池(FCEV)及电机、电控(PCU)、系统控制(ECU)。此举在中国汽车行业引起巨大轰动,开放的原因是什么?开放后对汽车产业会产生哪些影响?
笔者认为,究其原因有以下四点。
其一,行业倒逼技术共享成为技术路线对决的重要选择。
近年来,企业针对未来汽车产业的技术趋势之争进入了白热化阶段,多技术路线并行成为竞争常态,而市场对技术路线的选择更多考虑市场和供应链的成熟度。和2015年丰田开放燃料电池相关专利、2018年底特斯拉开放所有电动汽车专利、2019年3月大众宣布开放MEB平台一样,此次丰田开放专利也是在为被自己把持多年的混合动力技术抢占更多的技术市场份额,以期能够在未来汽车技术路线变革中继续保持领导地位。
随着特斯拉的高速成长,传统汽车产业开始面临互联网跨界造车的直接竞争,并且随着汽车制造业与互联网行业的融合加剧,汽车制造在汽车行业中的重要性将越来越低。在此背景下,汽车整车集团适度的技术开放可以为新进入者扫除技术障碍,从而在新兴企业技术路线选择中占据主导。
其二, 从企业战略考虑,丰田需重点布局前瞻技术领域。
目前汽车行业的颠覆性挑战来自新兴领域。混合动力和燃料电池技术对于丰田来讲已经成为较为成熟的产品,后续开发更多是技术改进和迭代问题。就传统汽车技术而言,各大车企都有大量的专利布局,存在相互制衡和共享合作的基础。但随着智能网联技术的发展,对于丰田等众多传统车企来讲,更大的竞争对手是通讯企业、芯片企业。因此,目前丰田主要专利布局重点在智能化、网联化、通讯、基础元器件等领域,不排除丰田未来开发汽车行业专有芯片的可能。
其三,丰田的保护策略导致混合动力技术在中国受挫,技术优势面临挑战。
丰田自创始之初就注重创新保护和专利运用,在相当一段时间内丰田混合动力技术一家独大。众多中国汽车企业都非常忌惮丰田的技术路线,这就直接影响到了国内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的选择,使得纯电动成为主流技术路线,混合动力成了丰田的独角戏。
由于纯电动汽车受技术瓶颈限制,在双积分政策的倒逼下,很多车企也认识到混合动力技术在节能领域的重要性,在规避丰田混合动力技术路线的过程中,加快研发演变出多种混合动力技术路线。比如:本田的IMMD系统;通用、奔驰和宝马联合推出的双模混动系统;日产e-Power、比亚迪、上汽等也都开发了混合动力系统,这些车企的混合动力技术虽然在节能方面不如丰田,但在动力性和性价比上向丰田看齐,这就使丰田在混合动力技术方面的优势面临诸多的挑战。
其四,避免燃料电池技术重蹈混合动力技术的覆辙,以构建产业生态。
丰田汽车在2015年初首次开放了燃料电池领域约5680件专利,但是其反响并未达到预期效果,目前全球范围内,除去丰田的Mirai、本田的Clarity、现代的NEXO开始量产外,自主车企和德系车企在该领域进展一直较为缓慢。同混合动力技术一样,燃料电池汽车技术也是丰田一家独大,丰田公司也担心其投入重金研发的燃料电池技术路线重蹈混合动力技术路线被边缘化的覆辙。
在本次公开的专利中,燃料电池专利约8060件,约占总量的1/3。丰田公司如此积极推动燃料电池技术,一方面是由于其自身的技术优势明显,其他车企短时间内无法与其形成明显竞争,另一方面丰田希望通过专利公开,推动更多企业参与到燃料电池汽车的研发和生产,从而推动燃料电池技术路线的发展,积极构建利于燃料电池汽车发展的产业生态,从而形成规模效益。由于丰田具备很强的技术实力和成本优势,如果在2030年后燃料电池汽车能够成为主流技术路线之一,丰田仍然将会是最大的受益方。
丰田开放专利后会对汽车产业产生哪些影响呢?
其一,推动混合动力技术市场化发展。
2018年以来,中国混合动力技术的搭载率已经有了较大改观,在“乘用车燃料消耗限值”法规的限制下,国内自主车企、美系、德系企业也纷纷上马混合动力车型以降低平均燃油消耗。丰田开放混合动力相关专利,必将进一步提升混合动力在整体节能减排技术中的占比,推动混合动力大范围市场应用。
其二,加速燃料电池产业化。
从全球范围来看,燃料电池产业正在经历技术研发向市场化转型的关键阶段,丰田开放燃料电池相关专利将大幅加速世界燃料电池产业的发展进程,从而推进其从技术研发、产业化准备、基础设施完善到大规模产品应用的全产业链发展。
其三,对纯电动技术路线会形成一定冲击。
2019年,特斯拉进入面向大众消费群体的全面量产和大批量交付阶段,中国以纯电动技术路线为主的新能源补贴政策走向尾声。纯电动技术路线正处在从政府主导和个性化需求向完全市场化竞争转变的关键节点,纯电动相比混合动力在市场接受度及市场成熟度方面依旧存在差距,因此丰田在这个时间点进行混合动力专利开放,对于纯电动汽车技术路线来说将造成较大负面影响。
笔者认为,从丰田的研发到丰田的专利布局可以看出,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没有一点一滴的积累,无法形成如此系统、全面的专利布局。丰田无论是研发上的积累,还是专利的全面布局,都值得国内企业学习。(王军雷 康凯 吕惠 成梅林 王亮亮)
下一篇:一文了解专利微导航“五导”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