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网北京4月21日电 (记者 孙满桃)今天下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就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有关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江必新在会上介绍,过去的一年,人民法院充分发挥职能作用,聚焦“举证难、周期长、赔偿低、成本高”等顽症痼疾,取得新的成效。
知识产权整体质量提升
江必新表示,保护知识产权,是建设健康中国、创新型国家和现代化强国最有力的动力机制。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审判,是保护知识产权的重要力量,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
2019年,全国法院新收各类知识产权案件481793件,全国审结475853件,同比上升44.16%和48.87%,审判质效进一步提升,为健康中国、创新型国家建设以及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力服务和保障。
“目前,已形成由最高法知识产权审判庭、知识产权法庭、32家高院、3家知识产权专门法院,以及部分中、基层法院组成的知识产权审判新格局。”江必新说,人民法院审结了一批具有较大社会影响的专利授权确权行政案件,有效提升了专利授权质量;依法遏制商标注册恶意申请,积极划清商业标志的界限;对恶意取得的知识产权依法不予保护,倒逼知识产权授权质量的提升。
同时,法院通过适用惩罚性赔偿、提高损害赔偿额度、严惩知识产权犯罪,进一步加大了侵权成本。另外,通过制裁恶意诉讼,规范知识产权诉讼秩序,营造诚实守信的营商环境。
加大对医药卫生、食品安全等侵权行为打击力度
在当前疫情特殊背景下,研发疫苗、药物等都会涉及到知识产权,那么,人民法院如何通过知识产权审判工作服务“健康中国”战略,有哪些具体措施?
江必新说,今年知识产权宣传周的主题是“知识产权与健康中国”。人民法院通过技术类案件的审理,激励医疗领域自主创新和技术跨越。
以北京知识产权法院为例,该院近五年审结的化学药品专利案件中,涉心脑血管疾病专利案件占20.4%,涉肿瘤疾病专利案件占13.4%;在该院受理的化学药品专利案件中,七成涉外,美国、瑞士、日本、德国等国包括辉瑞、诺华、默沙东、雅培、拜耳在内的全球知名医药企业均有多起案件涉诉。
另外,通过商标、竞争类案件的审理,严厉打击涉医药卫生恶意抢注商标、假冒商标、商业诋毁、虚假宣传等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加强医药领域司法政策研究,为加强和完善药品创新保护、实现全民健康提供有力制度保障。
“我们今天发布的50个典型案例中,其中第6个案例,涉及傍'和睦家'知名医院名牌的商标案,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事例,该案裁判进一步净化了医疗服务行业秩序,增强了人民群众对知名医疗服务的识别和信赖。”江必新说。
江必新表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使整个世界都痛切地感到,包括医疗技术在内的科学技术以及知识产权保护,对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极端重要性。
他进一步说,未来,人民法院将进一步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加大对医药卫生、食品安全等侵犯知识产权、扰乱市场秩序行为的打击力度,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审判职能作用,为协同推进新冠肺炎防控科研攻关,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提供有效知识产权司法服务和保障。
[ 责编:张悦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