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黄洁
□ 本报见习记者 白楚玄
“您的问题可以通过法院诉讼或行政复议等多种法律途径解决,不用非得到处闹。”很多人都想不到,曾经因宅基地问题持续上访多年的陈燕(化名),如今竟变成了区里的“信访引导员”。李燕变化的转折点就在她所反映的信访事项被成功化解之后。
这背后是北京市平谷区以专班推进为抓手,针对信访积案精准发力的治理成效。
据了解,2022年2月,为进一步改变“重信”“重访”多发和信访积案得不到彻底解决的问题,平谷区将2022年确定为信访矛盾化解攻坚年,并在区信访工作联席会议领导下,成立了信访积案攻坚化解专项工作领导小组,组建起信访积案化解工作专班。聚焦难点问题,坚持标本兼治。截至目前,平谷区确定的80件区级重点信访矛盾已化解71件,化解率88.75%。
2018年时,平谷区马坊镇某村开展环保停养工作,村民赵某因自建猪场存在瞒报漏报问题,导致未能及时享受“退养”补偿优惠政策,因此与村委会发生矛盾,屡屡上访。此案被作为信访积案交予马坊镇进行化解。
针对这一信访积案,马坊镇转变思维,充分发挥专班作用,由镇综治中心牵头,联合安全科、司法所、派出所等相关部门和村居,以“1+X”模式形成合力,每月不定期召开信访工作联席会议,对赵某就关停补偿事宜进行剖析探讨,制定化解方案。其间,镇包村干部、镇信访办和镇司法所等工作人员还多次到赵某家走访,沟通谈心、宣讲法律政策。在通过“下访”逐渐取得信访人信任和理解的同时,镇政府也根据相关政策提出解决方案。2021年10月,赵某与镇政府签下“息诉罢访承诺书”,这起持续多年的信访纠纷画上圆满句号。
这是平谷区专班研判、分类治理,一案一策化解信访积案的一个缩影。“要想抓好信访工作,需要各方面的协同治理和综合治理。”平谷区信访办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化解积案过程中,平谷区按照专班专攻、专事专干的理念,由区信访办牵头,重点从区公安分局、区检察院、区法院、区司法局等单位,从律师、心理咨询师、老调解员等人群中,挑选了一批精通法律、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人员组成工作专班,脱产上岗,聚焦难点,共同化解。
今年以来,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已先后32次听取积案化解进展情况汇报,平谷区委常委会和区政府常务会多次听取信访工作汇报。该区各级党政领导也纷纷深入基层,截至目前,全区共有1113名各级党政领导参与接访、下访、约访,累计接待群众2201人次。
2012年,因邻居王某旧房翻建垫高道路影响出行,家住平谷区刘家店镇某村的李女士与王某产生纠纷。为此,李女士反复上访,双方形成积怨。
面对难以调解的邻里纠纷,刘家店镇提出不为困难找借口、多为群众想办法,以有解思维推进化解的思路。针对李女士的情况,刘家店镇采取“案件调解+思想疏导+困难帮扶”的方式,不仅与其反复谈心谈话,还专门为她安排了心理疏导,引导她通过法律途径化解矛盾,最终解决了长期困扰她的问题。
平谷区信访办副主任高占凯介绍,这一信访积案得以化解,“五到、五谈、五解”起到了重要作用。工作专班通过与责任单位、责任人谈,与信访诉求人谈,帮助信访人和被反映人坐到一起,沟通事情起因、发生过程、目前症结,疏解信访人“心结”。
记者了解到,这样的暖心帮扶在平谷区还有很多。为从源头上化解纠纷,推动对信访人的解释、疏导工作,切实把信访工作做到人民群众心坎上,平谷区要求坚持“五到、五谈、五解”工作法,通过心到、走到、看到、听到、问到“五到位”,用柔性方式破解信访难题,取得良好效果。
此前,家住平谷区峪口镇的崔女士多次反映邻居侵占道路问题。在行政复议过程中,由于申报材料不规范,多次反映均被驳回,为此崔女士反复上访。得知这一情况,工作专班安排工作人员赴峪口镇调查了解相关情况,完善证据材料,切实查明崔女士所反映的情况。在专班工作人员帮助下,崔女士完善了相关证据链条,行政复议成功,为解决矛盾迈出关键一步。
法律是衡量是非曲直的标尺,也是化解信访事项的“利器”。今年5月1日施行的《信访工作条例》为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提供了更有力的制度保障。记者从平谷区信访办了解到,在信访积案化解工作中,平谷区充分利用这份信访工作的“指南”,依法依规有效化解信访积案,形成了“民警围着案件转,法官围着诉讼转,律师围着调解转”的良好局面,通过专班研判、分类管理、一案一策等方式推动信访积案化解。
今年以来,平谷区又进一步深化政法职能下沉机制,在平谷区黄松峪乡率先开展政法职能下沉参与基层矛盾纠纷化解试点工作。通过夯实村级源头底座,建强乡级主体平台,做专司法调解平台,找准政法下沉职能和基层实际需求结合点,逐步形成多方参与、政法助推、共治共享的基层矛盾纠纷化解工作体系。
黄松峪乡党委书记张玉娟说,试点以来,黄松峪乡逐步实现了“乡村跑在问题前,司法跑在矛盾前,公安跑在警情前,检法跑在案件前”的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