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热点

当前位置:首页 > 法治资讯 > 法治热点

以行政调解“小切口”服务法治政府“大文章”

图为顺义区行政调解委员会的调解员就一起行政复议案件开展现场调解。□ 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地区和项目巡礼□ 本报记者 张雪泓 文/图...

图为顺义区行政调解委员会的调解员就一起行政复议案件开展现场调解。

□ 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地区和项目巡礼

□ 本报记者 张雪泓 文/图

走进北京市顺义区行政调解委员会,窗明几净的综合服务受理窗口里,郭喜文正询问一名申请行政复议的群众是否有调解意愿。郭喜文是顺义区人民法院的退休法官,5年前她来到行政调解委员会,以一名专职调解员的身份继续在专业领域发光发热。

在顺义区行政调解委员会,像郭喜文这样拥有法学专业知识的调解员还有不少。近年来,顺义区立足诉源治理推动矛盾纠纷源头化解,创新推出“2+1”行政调解体系,对标中央、北京市行政复议体制改革要求,创新案件审理机制,深入推进“复调衔接”,发挥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主渠道作用,从源头化解行政争议,以行政调解“小切口”,服务新时期法治政府建设发展“大文章”。

在近期公布的第二批“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项目”评选结果中,顺义区“‘2+1’创新模式带行政调解迈入快车道”榜上有名。

搭建覆盖全区行政调解网络

作为紧邻首都核心区和北京行政副中心的重点发展区域,近年来,顺义区围绕首都功能的重要承载区建设,积极承接中心城区优质公共服务和产业资源转移,在完善顺义城市功能和经济结构优化的同时,土地征收、棚户区改造等矛盾纠纷也不断发生。如何在保持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妥善处理发展过程中各种矛盾纠纷,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行政调解作为纠纷解决机制中的一种方式,以其高效、便捷、成本低廉的优点,在促进矛盾纠纷合理有效解决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顺义区司法局行政复议调解科科长徐夫金介绍,早在2018年,顺义区就创立了“2+1”行政调解体系。“2”即打造两级行政调解组织,在区级层面设立行政调解委员会,在委办局、镇街层面设立行政调解工作室。区行政调解委员会负责统筹全区行政调解工作,调解区级疑难复杂行政矛盾纠纷,并对行政调解工作室开展业务指导和监督。行政调解工作室则直接对其职权范围内民事纠纷及行政争议开展化解。这样的行政调解工作室目前顺义全区已建成60家。

而“2+1”行政调解体系中的“1”,指的是顺义区的行政争议化解中心。这个由区政府与区法院共同组建的区级行政争议化解中心,集合优势资源着力化解涉诉行政争议,经过多年探索,实实在在推动了政府主导、法院参与的“府院联动”实质性化解行政争议。

司机张某闯红灯后对处罚决定不服,顺义区行政调解委员会获悉后,第一时间组织当事人和交管部门到案发现场进行调解。经过交警现场模拟,张某充分了解了电子系统检测与肉眼观察可能存在的差异。经调解,张某接受处罚,交管部门表示将进一步规范执法程序,双方达成调解协议。张某与交管部门之间的“误解”得以成功化解,是顺义区行政调解组织高效运转的一个实例。

“‘2+1’行政调解体系一纵一横,多点联动,搭建了区域全覆盖的行政调解网络。” 顺义区司法局局长王雪岩说。

组建专业力量因案制宜精准调解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得益于“2+1”行政调解体系,自2018年以来,顺义区各级行政调解组织积极参与拆除违法建筑、工伤死亡、交通处罚、投诉举报等与民生息息相关的行政调解工作,全区行政争议化解率超5成。

韦某在工作时晕倒,经抢救无效死亡。虽然劳动仲裁部门对工伤赔偿数额作出了裁决,但韦某家属和其所在公司均不认同。随后,韦某家属向法院提起了诉讼,公司向复议机关提起行政复议。

矛盾一直僵持,韦某的遗体已超半年未火化。顺义区行政调解委员会接手案件后,从彻底化解纠纷的角度出发,联合区法院,组织企业、死者家属和人力社保局三方开展调解,并特别选派了在办理工伤认定类案件方面颇有经验的调解人员。

调解员郭喜文就此加入了此次的调解“团队”,与她一道的还有专业律师及调委会工作人员。“3个小时,我们一口水没喝,对此前做的鉴定文书逐一对照,从法律、人情各个角度对当事人开展释法说理。经过反复沟通,终于找到了一个让三方都认可的方案。”郭喜文告诉记者,最终,韦某的家属一次性获得55万元的赔偿金,公司也对工伤认定表示认可,当事人与区人力社保局也达成和解,撤销了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及行政复议等案件申请。

“韦某案的圆满解决是顺义区近年来发挥专业调解团队优势,成功开展行政调解的缩影。”王雪岩说,为了提高调解效率和水平,近年来,顺义区组建了由专职调解人员、专业律师、法学专家构成的行政调解团队,为各行政调解工作室提供专业咨询、业务帮助。针对政府重大项目、社会影响较大、疑难复杂纠纷的行政案件,顺义区行政调解委员会都会选派工作人员协助开展工作,确保专业力量因案制宜、精准指导。

推进“复调衔接”助力多元解纷

立足“2+1”行政调解体系,结合行政复议体制改革方案要求,2022年5月,顺义区推进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印发《关于复调衔接工作的实施方案》,明确了当事人提出行政复议申请的案件,行政复议机构应当引导当事人选择行政调解方式解决纠纷。行政复议机构应在两个工作日内将当事人申请调解资料移交相应行政调解组织。

据了解,依托区行政调解委员会、各行政调解工作室、区行政争议化解中心“三点位”,目前,顺义区已实现行政调解延伸连接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和行政执法,打破了行政复议、行政审判、行政执法单打独斗的局面,以“一纵一横、多点联动”模式引导当事人选择行政调解化解矛盾纠纷,促进提升多元矛盾纠纷化解合力。

“我们坚持行政复议‘调解优先’,明确行政复议案前、案中、案后与行政调解衔接的范围、流程,将矛盾、问题放在同一沟通平台上一桩桩、一件件讲清楚,切实将矛盾解决在群众身边。”徐夫金说,针对重大疑难复杂、人数较多社会影响较大、涉及政府重大项目、历史遗留问题等重点领域,专职调解员还会提前介入,主动发挥作用,深入了解各方诉求,找准争议焦点,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

据了解,复调衔接工作启动至今,顺义区已调解行政争议3000余件,成功率超60%,为行政争议的案结事了、定分止争发挥了重要作用。

王雪岩表示,顺义区精准对标北京市行政复议体制改革要求,在守正中创新,在改革中突破,积极发挥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主渠道”作用,带来了行政复议工作的新局面。下一步,顺义区还将继续完善“三调”联动大调解工作格局,提升行政调解“柔性”治理的温度,努力打造行政调解法治化的“顺义模式”,让人民群众在社会治理中的获得感更加充实、幸福感更有保障、安全感更可持续。

记者手记

行政纠纷的多元化解是社会矛盾多元解纷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难度更大的一环。近年来,顺义区着眼“三调”联动大调解工作格局,不断探索完善行政调解的“柔性”治理方式,在法治轨道上努力构建起科学合理、运行顺畅、功能互补、程序衔接的行政调解体系。顺义区的成功探索,不仅激活了行政调解制度的活力与效用,更倒逼了政府机关的主动作为和依法行政,彰显了新时代服务型政府的理念、担当。

文章评论

表情

共 0 条评论,查看全部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