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4月21日讯 记者张昊 按照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和党中央大兴调查研究的部署要求,4月21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应勇率最高检调研组,深入北京市三级检察院调研。应勇强调,要全面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首都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要求,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着眼于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依法能动履职,加强科技赋能,创新机制手段,不断推进法律监督理念、体系、机制、能力现代化,以检察工作现代化融入政法工作现代化,服务中国式现代化。
规划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应勇参观城市副中心规划展,详细了解通州区人民检察院服务副中心建设、开展公益诉讼促进社会治理、做好检察为民等方面工作。他强调,要始终将检察工作置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谋划和推动,通过检察履职,保障法律统一正确实施,在法治轨道上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检察公益诉讼是习近平法治思想在公益诉讼领域的生动实践和原创性成果。检察机关要加强理论研究、实践探索、制度完善,当好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守护者。
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多项业务指标居全市前列,在构建完善检察综合履职机制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积极探索。应勇在详细了解该院核心业务数据变化情况后指出,“四大检察”是检察机关法律监督的主体框架和“基本盘”,实现全面协调充分发展,需要不断深化检察工作机制创新。要强化一体履职、综合履职,以履职办案机制的现代化推进检察工作现代化。应勇在该院扫黑除恶领导小组办公室察看相关工作并听取案件汇报后强调,对黑恶势力要坚持打早打小,露头就打。要进一步把法律监督的触角向基层延伸。健全完善常态化工作机制,加强内部案件线索移送,深挖案件背后的社会治理问题,积极参与党建引领下的基层社会治理,促进诉源治理。
应勇在听取北京检察机关主动对接“12345”市民服务热线,打造首都检察版“接诉即办”相关工作后强调,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向往是检察工作不断发展进步的方向所指、动力所在。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尽检察之所能,推出更多类似信访一窗受理、“12309”与“12345”市民服务热线双向对接等检察为民举措。各级检察长要带头下访接访和主持公开听证,结合调查研究,找准问题症结,推动涉法涉诉矛盾纠纷实质性化解,真正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应勇在察看北京检察机关建用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工作后强调,数字检察战略要加强顶层设计、整体统筹,抓住提升法律监督质效这个根本,坚持业务主导、数据整合、技术支撑、重在应用。要统筹好研发和应用,最高检和省级院要牵头搭好平台基础架构,在确保底层数据互联互通的基础上,再由各地拓展完善,满足个性化需求。
应勇十分关心案件质量评价工作。他说,案件质量主要评价指标是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实现“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基础。要准确认识和把握指标背后的司法理念、司法规律、司法价值,不要追求不切实际的指标,更不能盲目攀比、走极端。不捕率、不诉率不是越高越好,案-件比也不是越低越好,根本是坚持严格依法办案,公正司法。要重视实绩评价,坚持“考实、评准、用好”导向,统筹案件质量评价和检察官考核。案卡是所有业务数据的基础,要加强标准化设计,力争做到全面、系统、准确,让一线办案检察官易用爱用。
调研期间,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尹力与应勇进行了工作交流。北京市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朱雅频一同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