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铸牢共同体 中华一家亲
□ 本报记者 张红兵
仲夏的祖国北疆,正是草熏熏、木欣欣、流水潺潺、阳光灿烂的季节。6月24日,《法治日报》记者随中宣部“铸牢共同体 中华一家亲”主题采访团来到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乌兰浩特市,走进内蒙古民族解放纪念馆,重温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内蒙古民族解放和民族区域自治历史进程,重唱《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重叙五十六个民族一家亲的话题。
从独立解放到携手发展
红色,是兴安盟历史长河中隽永的颜色,更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象征。
走进内蒙古民族解放纪念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幅跃马扬鞭冲破黑暗奔向胜利的群雕。骑马的军人个个英姿飒爽,展示出无往不胜的气势;飞跃的骏马匹匹骁腾矫健,呈现所向披靡的无畏状态。
在一个展柜里,摆放着一把马刀。“这把马刀,曾是内蒙古骑兵四师四十三团团长吐古舍的佩刀,它承载着铁血男儿的家国梦、军旅梦,见证着曾经的苦难与辉煌……”纪念馆讲解员向记者介绍。
硝烟远去,赓续奋进。如今,兴安盟地区生产总值由2020年的548亿元提高到2023年的703亿元、年均增长5%,城乡居民收入增速连续5年排名全区前列。兴安盟各族干部群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成为祖国北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内蒙古民族解放的历史实践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内蒙古的民族解放,没有党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就没有内蒙古自治区的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繁荣发展。
小学生义务讲解表演
在内蒙古民族解放纪念馆中蒙藏学校展区,乌兰浩特市红云希望小学五年级学生彭雨辰站在角落里,正气宇轩昂地讲解乌兰夫参加蒙藏学校和传播革命理论的故事。她讲完了,不远处立刻响起另一名小学生的声音,开始讲解另一个故事。就像传递接力棒,一棒接着一棒。
科尔沁右旗第一小学二年级学生白恩惠,也是内蒙古解放纪念馆的义务讲解员,周六日或节假日,她都会主动来做志愿者,讲解历史故事。
记者问她从科尔沁右旗到纪念馆是否有人接送,她说,没有人接送,她就是一个人,来去都坐公交车,快时40分钟,慢时则需要1个小时。
参观过程中,记者发现学生们不仅是解说员,还是情景剧的演员。他们根据角色分工,穿着不同的衣服一丝不苟地表演。
他们来自不同的学校,从一年级到五年级都有,把周末和节假日贡献给了纪念馆,有的学生已经驻守纪念馆长达3年之久。据说在这里义务服务的小学生超过300人。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不仅在宣传着红色历史,更在传承着红色基因。
白恩惠说:“很多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才有了今天的和平岁月,这点苦和累算不了什么。”彭雨辰说:“那么多人献出了生命,他们是我心中的英雄。我要把他们的事迹告诉参观者,把他们未完成的事业传承下去。”
开展“十个一”主题系列活动
自1947年党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兴安盟成功实践以来,这里的红色基因和民族团结的优良传统就深植于大地中,成为兴安盟各族儿女共同的精神财富,也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不竭动力。
近年来,兴安盟深入挖掘并充分利用红色资源,积极策划并开展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十个一”红色主题系列活动。这些活动旨在通过亲身体验和感知,加深各族人民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同和归属感。
这“十个一”活动包括:在内蒙古民族解放纪念馆中“穿越历史,亲历一段光辉岁月”,让人们深刻感受到内蒙古民族解放的艰辛历程和伟大意义;在五一会址“重温历史,感受一次五一大会的激情”,体会民族团结的力量;在内蒙古党委办公旧址“聆听历史回响,再现一次党中央的指引”,重温党中央的亲切关怀;在兴安领创“共融共享,体验一次共有精神家园的盛宴”;观看震撼人心的红色情景剧,激发爱国热情;聆听“六句话的事实和道理”专题课,深化对国家和民族命运共同体的认识;学唱激昂的《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并聆听《赞歌》背后的感人故事,体会草原儿女的豪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参与热闹非凡的“石榴籽”邻里文化大集,感受社区民族团结的温馨氛围;共同植下“枫榆同舟”团结林,象征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最后,走一条精品红色旅游线路,沿途领略兴安盟的红色风光和革命历史遗迹。
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兴安盟不仅让市民和游客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红色文化,还进一步坚定了他们维护民族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信念。这些活动成为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重要载体。
内蒙古民族解放纪念馆馆长赵晓伟说:“我们将继续用好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让红色文化成为推动民族团结进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力量。”
上一篇:对快递单广告须加强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