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热点

当前位置:首页 > 法治资讯 > 法治热点

加强知识产权法治保障为新质生产力蓄势赋能

  充分发挥制度供给和技术供给双重作用  加强知识产权法治保障为新质生产力蓄势赋能  核心阅读  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牢牢把握科技...

  充分发挥制度供给和技术供给双重作用

  加强知识产权法治保障为新质生产力蓄势赋能

  核心阅读

  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牢牢把握科技创新在提高生产力水平中的关键作用,持续加强知识产权法治保障,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对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制度供给和技术供给双重作用。

  “知识产权”成为今年金秋九月的关键词之一。

  近日,两场知识产权盛会先后召开。主题不同,但意义相连——对于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进一步加强国际交流合作,特别是“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9月11日至13日,以“开放、合作、发展、共赢”为主题的第三届“一带一路”知识产权高级别会议,宣布将启动一批新的务实合作项目,进一步深化各方合作,为中国和世界打开新的机遇之窗。

  9月13日至14日,以“知识产权为新质生产力蓄势赋能”为主题的第十三届中国知识产权年会举办,来自39个国家和4个国际组织的参会人员就知识产权法治建设、保护、运用、国际合作等展开交流。

  在知识产权的高光时刻,法治具有重要的一席之地。正如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申长雨在上述年会上所说,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牢牢把握科技创新在提高生产力水平中的关键作用,持续加强知识产权法治保障,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对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制度供给和技术供给双重作用。

  多项数据全球第一

  知识产权是国家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和国际竞争力的核心要素。

  “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大力培育高价值知识产权,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更好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申长雨指出,一个国家的核心专利、知名品牌、精品版权、优质地理标志产品、优良植物新品种、高水平集成电路布图设计、高价值数据资源等知识产权,体现着生产力要素的发展水平,彰显着国家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文化软实力和综合国力。

  为此,要充分发挥知识产权作用,为新质生产力蓄势赋能。中国知识产权事业发展所取得的成就,在过去多个场合,被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给予高度评价。在第十三届中国知识产权年会上,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总干事邓鸿森表示,近几十年来,全球知识产权格局正在发生深刻的转变,中国正在推动这一转变,在专利、商标和外观设计申请方面领先世界。

  这自然不是“溢美之词”,有多项“全球第一”的数据为证。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的数据,截至2023年底,我国国内(不含港澳台)发明专利拥有量达401.5万件,成为世界上首个国内有效发明专利数量突破400万件的国家,PCT国际专利申请量连续多年位居全球第一。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我国排名位居第12位,拥有的全球百强科技集群数量连续两年位居世界第一,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另据申长雨介绍,目前,我国已经成为带动全球绿色低碳技术增长的重要力量。统计显示,我国在太阳能电池领域的全球专利申请量超过12万件,位居全球首位;近五年我国固态电池全球专利申请量年均增长20.8%,增速位列全球第一。

  此外,近年来,我国知识产权转化率和产业化水平持续提升。2022年,全国专利密集型产业增加值达15.3万亿元,“十四五”以来年均增长12.4%。今年上半年,全国高校和科研机构专利转让许可备案次数同比增长22.2%,一大批专利加快实现产业化。

  法治激励保护创新

  知识产权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技术供给,也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制度供给。

  申长雨解释说,知识产权制度作为激励创新的基本保障,其本身蕴含着三个重要机制。首先,知识产权制度是一种新型的产权安排机制,它通过赋予创新成果财产权,明确创新成果的合法支配权、使用权,以及通过技术转让获得收益的权利。其次,知识产权制度是一种创新激励机制,通过依法保护创新者的合法权益,充分激发全社会创新热情。第三,知识产权制度还是一种有效的市场机制,使知识产权在市场环境下实现转移转化,产生效益、推动发展,实现创新投入与回报的良性循环,解决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从某种意义上讲,知识产权是以法治方式激励创新、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有效制度手段。”申长雨说。

  北京市以实践经验证明了这一点。截至今年上半年,北京市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148件,连续多年稳居中国首位;专利转让许可总规模达2.66万件,同比增长36.9%;数据知识产权保护“北京模式”、保险试点“中关村方案”、海外维权“京津冀实践”等一系列先行先试改革形成典型经验并向全国推广。

  北京市副市长孙硕介绍说,2024年是知识产权领域全环节改革的关键一年。北京持续强化顶层设计,推动局市会商机制走深走实,与国家知识产权局共同印发《2024-2025年共建知识产权强市工作要点》;激发高价值创新供给,扩大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等高精尖产业专利预审服务范围;出台《北京市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推动高校院所存量专利盘点20余万件。

  北京还将继续在法治方面发力。孙硕表示,北京将健全专利侵权行政裁决分层分级处理机制,完善简易程序、繁简分流和快速处理程序,积极发挥数据知识产权登记证书在行政执法、司法审判、法律监督中的运用,着力构建法治健全、实施高效、有机衔接、执行有力的保护体系。公平对待国内外每一个专利权人的申请,专利权人可以通过司法诉求保护自己的专利,同时也可以通过行政裁决、行政诉讼、行政调解获得自己的保障权益。

  推动体制机制创新

  知识产权,与法治息息相关,其意义又远不止于法治。

  如邓鸿森所说,知识产权不仅是一个法律的问题,对于国家来说也是非常强有力的一个“催化剂”,能够吸引外资,最终能够促进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柬埔寨工业、科技和创新部国务秘书帕克萨里深有体会地说,知识产权是推动经济发展非常重要的因素,它推进了新产品的营销战略、公平竞争,促进了研发活动与创新,促进了投资。在过去20年,柬埔寨经济得到了发展,而知识产权正是发展的重中之重。

  “知识产权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第一要素。”北京大学国际知识产权研究中心主任易继明教授如是说。

  国家知识产权局已为此积极行动,并有进一步谋划。申长雨表示,将更好激励高水平创新。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源头保护,不断提升知识产权审查质量和审查效率,提高知识产权授权及时性和权利稳定性。同时,健全知识产权支撑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工作体系,助力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促进从源头和底层解决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问题,取得更多原创性、颠覆性技术突破,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加快推动体制机制创新。进一步深化知识产权领域改革,持续提升知识产权管理效能,助力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让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畅通流动。要深化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激发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和数据等生产要素活力。深度参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框架下的全球知识产权治理,推动完善新领域新业态知识产权国际规则,更大力度吸引全球资源要素汇集,助力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

  此外,加快推动产业创新,做大做强专利密集型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加快推动发展方式创新,更好满足产业绿色转型的现实需求,助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企业作为创新的重要主体,也正在蓄势积能。未来产业是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主要形式,是新质生产力的集中代表。“当今社会,数据已经成为新的生产要素,而AI智能体则是挖掘数据价值、释放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工具。”百度集团资深副总裁梁志祥表示,过去一年里,人工智能出现了新的发展,智能体成为大模型最重要的应用。智能体在与知识产权融合的过程中,还在不断创新知识产权的边界。“展望未来,新的技术还在不断产生、不断涌现,明年的大模型只会发展得更加优秀、更加超乎每个人的想象!”(本报记者 张维)

[ 责编:刁慈 ]

文章评论

表情

共 0 条评论,查看全部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