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知识产权报
进入4月,冬意消融。站在2019年的春天眺望,距离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只有不到3年的时间了。近年来,我国在推广冰雪运动方面成效显著,但与世界冰雪强国相比,仍存在诸多问题。特别是在冰雪产业领域,还缺少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的积累,也缺乏品牌化产业、赛事的支撑。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以2022年北京冬奥会为契机大力发展冰雪运动的意见》(下称《意见》)。其中明确提出,实施品牌战略,发展一批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市场竞争力较强的冰雪产业企业;同时还强调,支持企业开发科技含量高、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冰雪运动产品。对于我国冰雪产业依靠知识产权完成整体转型升级而言,这是一次从未有过的“冬奥机遇”。
“我国的冰雪产业起步较晚,但随着北京冬奥会的申办成功,一下子带来了几十亿元的造雪制冰机设备需求,让国内制冰企业迎来了发展良机。”福建雪人股份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介绍,雪人股份自2004年起开始研发、制造螺杆膨胀机,其专利布局集中在各类膨胀压缩机及其相关设备上。“随着核心业务和企业战略方向的调整,雪人股份采取了资本战略实施与专利战略推进同步进行的策略,有效提升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实现了快速发展。”该负责人说。
作为北京冬奥会的共同举办地之一,张家口市所在的河北省内也有一批企业依靠自主创新挺进冰雪装备市场。据河北省有关部门介绍,目前河北的部分冰雪装备类企业已在相关领域拥有了一批核心技术,如位于衡水的河北百一橡胶制品有限公司在压雪车履带等方面已进行了核心技术专利布局,位于石家庄的河北硕德体育用品科技有限公司则拥有3件旱雪产品专利,具备了量产条件。
然而,在看到发展前景的同时,国内的相关企业也需要正视我国在冰雪产业领域和国际领先厂商的实力差距。核心技术和专利积累方面的差距,反映在产业发展过程中,最直观的体现就是我国冰雪产业在品牌影响力和品牌市场占有率方面的差距。在2018年平昌冬奥会期间,根据第三方统计编制的《冬奥品牌价值榜》显示,在总共44个品牌中,中国只有李宁、安踏和361°三个品牌入围。身着李宁品牌比赛服的加拿大速滑及短道速滑运动员取得了2金、2银、3铜的优异成绩,推动李宁排名《冬奥品牌价值榜》第14位。
作为中国代表团的赞助商,安踏在这份价值榜上与平昌冬奥会官方供应商之一的知名品牌“The North Face”并列排在第21位。安踏集团董事局主席兼CEO丁世忠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国参与冰雪运动的人口持续稳步增长,冰雪产业发展进入非常关键的战略机遇期。但冰雪产业自主品牌较少,核心竞争力不足。丁世忠建议,我国要创新发展冰雪装备制造业,扶持拥有自主品牌的冰雪用品企业发展,同时还应结合相关国际技术标准,尽快针对性出台冰雪运动装备的国家技术标准,提高产品质量和标准要求,支持冰雪运动装备自主品牌建设。
作为北京滑雪协会的副会长,伍斌对目前国内冰雪产业的品牌发展也颇有忧虑。“以雪板为例,一线、二线的品牌都很清晰,彼此之间的竞争异常激烈,国内雪板品牌想挤入这个市场不容易。”伍斌举例说,“但我们也要看到,中国目前95%的雪场都需要人工造雪,我国又提出了到2025年冰雪产业达万亿元产值规模的目标,这为国内冰雪装备制造企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要想分享这块大蛋糕,还需抓住冬奥会的机遇,趁势发力。”
实际上,业界的这些观点也与此次印发的《意见》不谋而合。《意见》明确提出,积极培育市场主体,实施品牌战略,推动建立一批产业规模较大的冰雪产业集聚区,发展一批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市场竞争力较强的冰雪产业企业。我们也期待着,随着北京冬奥会的临近,以此次《意见》的印发为契机,我国的冰雪产业能够不断蓬勃发展,产业链日益完备,为实现我国冰雪运动的跨越式发展提供有力助力。(崔静思)
上一篇:保护知识产权 方可顺利“通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