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区政法

当前位置:首页 > 法治资讯 > 湾区政法

广州市海珠区凤阳司法所举行多元调解工作推进会

民主与法制网讯(□吴思敏 通讯员 马胜佼)5月31日下午,广州市海珠区司法局凤阳司法所举行多元调解工作推进会,总结了2023年以来多元调...

民主与法制网讯(□吴思敏 通讯员 马胜佼5月31日下午,广州市海珠区司法局凤阳司法所举行多元调解工作推进会总结了2023年以来多元调解工作推进情况及下一步工作计划,为多元调解工作持续推进提供了新指引。

会议现场。通讯员供图

会议通报了2023年以来,多元调解工作在凤阳街道的推进情况。据不完全统计,2023年至2024年5月,凤阳街道辖内调解组织共化解各类矛盾纠纷2247宗,涉及当事人8634人,涉及金额过10亿元,协议当场履行率过七成,自动履行率过九成。其中广东中立法律服务社提供法律意见过100次,联合化解纠纷85宗;和韵调解工作室提供法律意见过200次,联合化解纠纷600余宗(含和韵调解工作室化解涉凤阳纠纷数);广东民生频道调委会提供媒体和心理咨询意见过50次,播出涉凤阳因素专题节目7期,受众过亿人次。典型案例包括涉及金额近4亿元的某专业市场新旧承租方交接纠纷、电视公开调解商铺相邻权纠纷,融合现代法治与传统宗祠文化化解城中村租赁纠纷、某新业态从业人员猝死纠纷等。

会上,与会人员围绕有关工作情况进行交流讨论,并一致认为,在众多单位的协同努力下,多元调解工作在凤阳地区取得新进展,初步形成了新质调解力,具体体现在三个“更”:一是融合更有力,“谁执法谁协助”“谁专业谁协助”理念在凤阳地区进一步深化,参与的量更多,调解事实调查得更清楚,找出的法律尺度更精准,“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度尺的”的调解原则落实得更精准。二是运行更顺畅,从一线调解组织“及时调”、专业力量支持“专业调”、到多元力量融合“多元调”的矛盾纠纷化解三步走支持体系运行更顺畅,不仅实现了纠纷的及时有效处置,更实现了调解力量的合理有效利用。三是辐射更明显。凤阳多元调解工作受到越来越多同行关注及媒体报道,一年多来,仅凤阳街调解中心就接待北京、天津等地同行参观交流14次;凤阳调解员走出去汇报交流15次,通过现场和视频方式培训调解员过3万人次,为多元调解工作的推广做出了贡献。

钟继军作发言。通讯员供图

作为新加入凤阳多元调解工作的新成员,华南农业大学法律实践教学中心主任钟继军表示,调解在新时代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是愈合纠纷的重要方式,能有力推进社会和谐稳定。法律作为一门实践性学科,在新时代法律教学中,要高度重视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不仅要与仲裁诉讼相结合,更要与调解相结合,培养出学生、家长、社会“三满意”的高水平法律人才。为此,在前期交流的基础上,实践中心将深化和凤阳司法所的合作,通过新媒体开展线上法律咨询和调解,将高校法律学术资源落地对接基层调解实践。信息时报社记者曹婧云表示:信息时报社将高度重视其所属新媒体与多元调解工作的结合,愿意为线上法律咨询和调解提供技术支持,实现网上受理全流程智慧推送、提醒和存档。

接下来,凤阳司法所将与各合作单位从三个方面聚力同行:一是启动线上调解,借助媒介新媒体开展线上法律咨询和调解。后续将在信息时报社所属新媒体开设专栏或链接小程序,面向凤阳居民开展线上法律咨询和调解,由法律实践教学中心大学生具体跟进,凤阳司法所统筹专业律师复核,实现学生实践、专业出彩、群众受益的“三和谐”格局。二是推进多元互助,推进多元调解工作立足基层,上下协同、融合互助,上级单位为基层提供专业支持,基层为上级单位摸清基础数据,打造实效大调解格局。三是探索人工智能调解,加快人工智能在调解领域的运用,凤阳调解员将借助多方力量培养人工智能小助手,对接人工智能资源,初步实现人工智能精准匹配智慧调解方案,探索人工智能实时跟进调解实践,持续为多元调解实践增智赋能。

凤阳司法所、华南农业大学法律实践教学中心、广东中立法律服务社、广东民生频道调委会、海珠区人民法院和韵调解工作室、凤阳街道综治中心、凤阳街道调解中心等单位有关人员参加会议。

文章评论

表情

共 0 条评论,查看全部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