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评析

当前位置:首页 > 司法案例 > 案例评析

财产保全不可任性 造成损失仍需赔偿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战海峰 通讯员刁三川 曾相强提起民事诉讼和申请财产保全是法律赋予的权利,但应谨慎和依法正确行使,否则可能因财产保...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战海峰 通讯员刁三川 曾相强

提起民事诉讼和申请财产保全是法律赋予的权利,但应谨慎和依法正确行使,否则可能因财产保全不当造成损失而承担赔偿责任。近日,重庆市大足区人民法院审结一起因财产保全不当而承担赔偿责任的案件。

在原告重庆市大足区某废旧金属公司(以下简称“金属公司”)与被告重庆市大足区某建设公司(以下简称“建设公司”)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一案诉讼过程中,金属公司申请财产保全并提供财产担保,法院依法裁定对建设公司名下价值180万元的财产予以查封、冻结。2020年10月9日,法院依法判决驳回金属公司的全部诉讼请求。判决生效后,金属公司未主动申请解除财产保全。建设公司申请解除对其银行账户资金和应收款的冻结,法院裁定解除冻结。

2020年10月24日,金属公司申请解除其担保财产的查封。法院依法向建设公司送达的《拟解除担保财产通知书》中载明建设公司享有提出书面异议、提出保全不当损失赔偿等权利。建设公司于当日提出书面异议,不同意解除担保财产的查封,并明确要求金属公司承担错误保全损失赔偿10万元的责任。双方产生新的矛盾纠纷。

承办法官了解到,金属公司急着申请解除的担保财产是用于融资盘活企业资金运转。为减少双方当事人诉累,法官坚持能动司法,多次组织双方当事人协商调解,详细讲解保全不当应当赔偿的损失、范围等法律法规。最终,双方当事人达成协议,金属公司当庭一次性赔偿建设公司因保全不当造成的经济损失4000元,建设公司同意解除担保财产的查封。

文章评论

表情

共 0 条评论,查看全部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