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张雪泓 见习记者白楚玄
去年底,影响恶劣的大货车逆行进京案3名犯罪嫌疑人被刑事拘留。至此,主办民警邹洋长舒一口气,半个多月不眠不休的调查取证,500多小时海量监控的查找,心血终究没白费。
邹洋,北京市交管局通州交通支队长陵营大队民警,主要负责交通事故刑事案件以及重案要案办理。十几年来,他扎根一线,深耕案件,办理了多起让群众拍手称快的案件。
牛牧屯检查站位于京冀交界处,从河北香河进京必须经过这里。去年年初,多名群众报警称有多辆重载大货车从检查站出京方向车道逆行进京,像是有组织的违法行为。
逆行违法已经很危险,再加上“大货车”“有组织”这些标签,一旦出事,后果不堪设想。接手该案件后,邹洋心急如焚,他带领同事迅速展开调查。
“经过前期治理,逆行违法的生存空间接近零,为什么还有个别货车能逆行进京?随着调查的深入,我意识到货车逆行进京不是短时存在的。”邹洋说,他带领同事连续多日蹲守,发现了令人吃惊的新情况——逆行进京前,重载大货车车队会在检查站东侧的河北香河境内集结,有一批人员在检查站西侧把出京方向的车道堵死,清空出京方向车道内的社会车辆,再利用电台等通讯工具通知大货车车队逆行进京。
邹洋告诉记者,这种断路行为,他从警以来第一次遇见,无疑是对首都交警的一种挑衅。
摸清情况后,邹洋开始固定证据。没有什么比视频证据更直接了。接下来的日子,邹洋一头扎进派出所调取录像,在查阅500多小时的监控录像后,锁定14辆以非法手段违法断路的违法车辆,摸清3名犯罪嫌疑人的身份,并将相关线索移交至分局刑侦部门。当年12月底,3名嫌疑人均以涉嫌寻衅滋事罪被刑事拘留。
邹洋的微信名叫“走样”,他说自己生活中是个懒人,取微信名时打出“走样”二字他都懒得改。“他可一点都不懒,干起工作来不眠不休,吃饭睡觉都扔到了一边儿。”同事们眼中的邹洋干起工作来是超乎寻常地勤奋。
辗转各部门查看监控录像、走访证人、固定证据、精准认定违法犯罪嫌疑人的违法行为,直至移送案件至检察院——在执法小分队,这些工作是邹洋的日常。邹洋2007年参加公安交管工作,十余年来,他先后在长陵营大队办公室、事故组、执法小分队和办案中心多个岗位历练,积累了丰富的办案经验,铸就了缜密的办案思路,再隐秘的不法分子也逃不过他的眼睛。
2021年6月,社交媒体的一篇“车辆超载接送学生”的报道引发社会关注。仅凭网上一段模糊不清的视频,邹洋就判定这不是一起简单的客车超员交通违法,司机很有可能涉及危险驾驶。
学生安全大于天。此后几天,邹洋先后前往学校周边走访,调取了事发地多天的监控录像。经查,一家托管班为吸引招生,安排一辆十座的面包车提供接送学生的服务。随着招生人数的增加,车辆座位远远不够,最终导致超载成为常态。监控录像显示,仅6月份,司机刘某驾驶车辆超载天数高达11天,其中一天车内竟挤进18名学生和一名托管班老师,超载率高达100%。
只有一个最笨的办法,那就是查监控,监控是最有力和直接的证据。邹洋通过查找一帧帧监控取得了扎实的证据,“黑校车”驾驶员刘某最终因涉嫌危险驾驶罪被刑拘,案件移送检察院。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责任人,等到警方出手的时候,也许一切都太晚了。邹洋深知,取缔这一违法校车不是最终目的。随后,他协同相关部门对家长开展教育,让他们切实认识到“黑校车”的危害,从源头上杜绝此类案件再发生。
谈到对未来的期待,邹洋说,希望案子少一点,“案子越少,说明老百姓的幸福指数越高,我们的工作越到位”。
平凡的邹洋代表着交通警察办案人,他们隐藏在案件背后,以一起起案件的侦破,一沓沓没有瑕疵的卷宗,回答着群众的期待,守望着辖区安宁。
上一篇:吉安中院涉党政机关执行案件清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