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区政法

当前位置:首页 > 法治资讯 > 湾区政法

全国首创农户信用绿码 信用赋能乡村振兴

民主与法制网广东讯(记者 陈创中 通讯员 花宣 徐文君)今年,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和广州市“一区一品牌”信用示范创建机遇下,花都区深...

民主与法制网广东讯(记者 陈创中 通讯员 花宣 徐文君)今年,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和广州市“一区一品牌”信用示范创建机遇下,花都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总体部署,奏响信用服务乡村振兴主旋律,紧抓信用体系建设“数据为本,场景为王”的显著特征,科学运用多维度数据,探索创建“信用+农村金融服务”示范点,让区域农村信用体系建设驶入数字化快车道。

改革进入深水区,花都敢当排头兵

当前,我国城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已迈入全面发力、全面提升的崭新阶段,但城乡之间信用建设仍不平衡,补齐农村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空白是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的必然要求。

2019年,花都区被纳入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广东广清接合片区范围。全区现有国家级“一村一品”示范镇1个、示范村1条,“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亿元村”1条,“中国美丽休闲乡村”1条;省级“一镇一业”专业镇3个,“一村一品”专业村24条,省特色产业名村2个。作为全省首个国家级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花都区取得连续三次排名全国第一的好成绩。

结合良好的改革和示范基础,花都区继续潜入改革深水区,研究探索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新模式,信用部门会同农业农村、政务服务、金融、银行机构等部门共同启动信用+农村金融服务示范点创建工作。今年1月,印发《花都区信用+农村金融服务示范点创建工作方案》,先行先试探索“政府主导、多方参与、银行服务、共建共赢”模式,构建信用户、信用村、信用镇(街)的“三信”评价花都标准,以新华街道为首批试点区域,开展首批试点银行花都稠州村镇银行整村授信与信用农户评定工作。

3月,结合示范点创建和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工作目标,花都区深入新华街道各村、社开展诚信文化宣传工作,弘扬诚信文化,普及信用知识,培育村民的诚信、守信、用信意识,为建立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模式打好思想基础。

花都区信用办、新华街道办事处、花都稠州村镇银行在新华街道五华村开展诚信宣传教育 通讯员供图

打破信用信息壁垒,建立信息共建共享机制

农户信用信息共享机制的摸索和建立,能够促进农户个体和各类涉农主体的信用状况公开透明、可查可核,为探索实现多部门、跨领域信息联享、信用联评、守信联奖的共享机制提供数据基础,有利于建立以信用为核心的新型农村社会信用体系,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向纵深发展。

目前,广州市公共信用信息管理系统已实时共享花都区农户公共信用信息,新华街道办事处同步以户为单位开展农户基础信息电子化采集、储存和管理。花都区正逐步形成市区农户信息数据、村社农户基础信息和试点金融机构预授信白名单“三位一体”的涉农主体数据库,为探索涉农信用场景创新应用奠定扎实的数据基础。

新华街道办事处召开示范点建设动员大会,就信用宣讲进农村、农户基础信息采集、信用绿码推广应用等工作做好传达和部署 通讯员供图

花都区计划于4月完成首个试点街道8条行政村的农户基础信息电子化采集工作,推动“信用+农村金融服务示范点”建设工作由点及面产生示范效应。

全国首创“农户信用绿码”,乡村振兴搭上快车

在疫情防控过程中,数字化抗疫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与城市相比,数字信息在农村基层的应用依旧存在着“城乡鸿沟”。随着城市化的加快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打通乡村数字化的“最后一公里”,实现产业发展和乡村治理可视化、数字化、智能化,让更多农村居民在“数字时代”找到获得感,显得尤为重要。

花都区已建立了域内共享的涉农主体信用信息数据库,并基于全市公共信用信息数据与金融行为数据两大维度建立了一套涉农主体综合评价模型,将在内部生成并运用“农户信用绿码”。区别于传统的公共信用单侧数据评定个人信用状况,“农户信用绿码”创新结合了金融数据,与融资等场景深度结合,有利于加强风险识别和预警,保障农村金融服务到位、风险可控,营造更加高效可靠的农村金融环境。

“农户信用绿码”模拟界面 通讯员供图

下一步,花都区将围绕首批“农户信用绿码”做好首批金融授信、“信用户”评定等应用工作,并持续探索“农户信用绿码”在金融服务、行政审批、商务往来、生产经营等场景中的广泛应用,助力优化涉农营商环境,吸引社会资本投入,提振乡村旅游消费,促进乡村经济快速、健康、持续发展,增强广大农民的获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为全国探索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和信用服务乡村振兴提供“花都经验”。

文章评论

表情

共 0 条评论,查看全部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