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与法制网广东讯(□任琪琪 通讯员 罗云 罗法宣)为推动矛盾纠纷的源头化解、前端处置,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人民法院(以下简称罗湖法院)积极推动法院一站式多元解纷体系与基层社会治理对接,在辖区街道建设“无讼商圈”,推动商圈内各类矛盾纠纷就地化解,在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同时,有效降低万人成讼率,实现“少讼”乃至“无讼”的基层治理良性格局。
“无讼商圈”揭牌成立 通讯员供图
内引外联,形成解纷“大合唱”
罗湖区作为深圳经济特区最早的建成区,是深圳最早的商业中心和城市消费中心,目前共有辖区内有10余个购物中心,总体量较大,并且形成了多个商圈,商圈内商业楼宇林立、商事主体众多,各类商事纠纷易发多发。
为了推动商圈内纠纷及时有效化解,由市、区两级政法委牵头,整合罗湖法院、司法局和辖区街道的人力、物力资源,建立罗湖区诉源治理非诉解纷中心(蔡屋围无讼商圈),并在街道群众诉求服务大厅设置联络点,通过开展普法宣传、诉前调解、诉调对接等工作,为商圈商户和群众提供快捷、高效的纠纷化解服务和公共法律服务。
罗湖法院还联合深圳市罗湖区联和商事调解中心等9个调解组织,建立“共享”特邀调解员名册,配备27名调解员参与商圈内纠纷调解工作。每个工作日,法院都有选派调解员驻点非诉解纷中心和街道群众诉求服务大厅联络点,为群众提供法治宣传、纠纷调解等综合服务。法院本部法官也会根据调解工作需要予以支持、协助。
在非诉解纷中心驻点的调解员罗珊红表示:“很多纠纷之所以最后走到对簿公堂的地步,都是因为一开始没有得到充分的沟通和更专业的法律指引。现在有了解纷中心,就可以从纠纷源头更好地进行化解,减少矛盾激化的情况发生,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我们调解工作的难度。”
罗湖区诉源治理非诉解纷中心(蔡屋围无讼商圈)的建立,较好地集合了法院、街道办和专业调解组织的优势资源,将街道工作人员与群众打交道的能力、法官和专职调解员的专业力量有效整合,实现“1+1>2”的诉源治理效果。
分类施策,设立专业化调解“服务点”
根据商圈内矛盾纠纷特点和类型,罗湖法院在诉源治理非诉解纷中心(蔡屋围无讼商圈)分别设立金融调解工作室和商圈调解工作室,金融调解工作室主要负责受理信用卡纠纷、小额借贷纠纷等金融纠纷,商圈调解工作室受理除金融纠纷外的其他纠纷。
在金融调解工作室,法院委派特邀调解员驻点金融调解工作室,与街道人民调解员共同值班,开展调解工作。
沈嘉慧是派驻金融调解工作室的调解员,她回忆道,“之前有家银行被12名借款人拖欠借款共计140多万元,于是向我们申请调解。我们前期摸查发现,这12名被申请人有的身处外地、有的工作繁忙难以配合调解时间。为提高调解效率,我们通过电话联系并引导当事人注册深圳移动微法院,线上向被申请人送达材料并组织双方当事人通过远程视频连线协商还款方案。最终,这批案件调解成功达成调解协议的,都通过微法院完成了线上司法确认;没有调解成功的,一部分则通过设在中心的诉讼服务站进行网上立案,进入了诉讼程序。”
针对商圈内金融借款合同纠纷多发的特点,法院加强与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沟通协作,在案件进入法院之前,由金融机构对可调解案件进行初步筛选分流,以提高调解效率。
罗湖法院还在商圈内设立诉讼服务工作站,建立法官联络点,对尚未进入诉前调解程序,但案情复杂、涉案人数较多或有信访维稳风险的金融商事纠纷,由法院指派调解法官对纠纷调处进行法律指导。
定分止争,矛盾不出“无讼圈”
罗湖法院联合街道、社区和物业工作人员,在商圈内开展普法宣讲活动,引导蔡屋围商圈内各商事主体签订“商事调解优先”公约,鼓励各商事主体优先选择商事调解来解决纠纷,促进商事主体和谐共处,共同营造诚信经营、以和为贵的商圈氛围。
针对商圈内较为常见的纠纷类型和法律问题,开展法律法规和政策解读讲座,让商户和群众了解诉讼风险,增强广大商户依法经营、规范管理、合规发展的意识和能力,进一步深化“无讼”理念,营造和谐有序的法治化营商环境,最终实现商圈内诉讼趋零。
2021年11月,商圈内一家建设公司因劳务报酬问题先后与多位装修工人发生纠纷,有的工人讨薪心切还采取了较为激进的措施。罗湖法院及时介入纠纷,耐心了解装修工人的诉求,厘清欠薪情况,还为双方搭建调解平台,并指派法院调解员参与调解工作。经过多方协调,几起欠薪纠纷都得到了妥善解决,装修工人们拿到了应得报酬。
开展无讼商圈创建以来,截至2021年12月20日,罗湖区诉源治理非诉解纷中心(蔡屋围无讼商圈)共受理纠纷6922件,已处理6783件,引导完成司法确认566件。经过人民调解员调解后,大部分纠纷当事人都选择了握手言和,只有少部分纠纷最终调解不成进入了诉讼程序。调解成功的纠纷中,达成调解协议并完成司法确认496宗;其余纠纷虽未进行司法确认但也都达到了比较理想的调解结果:部分当事人能够互相理解,并当场表示不再追究;部分当事人调解后便即时履行;还有少部分当事人选择了撤销调解申请,进行私下和解。调解员通过后期的回访工作了解到这部分选择私下和解的纠纷最终也得到了化解。
司法引领,打造解纷“快车道”
为了避免群众来回奔波,罗湖法院在辖区10个街道办设立诉源治理联络站和法官联络点,在联络站内分区设置现场调解区、远程音视频区及线上立案区,为当事人提供线上诉前调解、司法确认、跨域立案等服务,实现当事人、诉源治理非诉解纷中心和法院的“零距离”互动。
此外,罗湖法院还为调解成功案件办理司法确认开通了“绿色通道”。当事人在诉源治理非诉解纷中心或街道的诉源治理联络站完成司法确认申请后,驻点的调解员便将案件信息发至工作群,由工作人员进行优先审核。法院调解团队进行审核、确认后,引导当事人进行在线调解、在线司法确认和线上开庭,使商圈内商户和当事人足不出户即可以完成线上解纷,实现从诉前调解到司法确认的全流程网上服务。
2021年10月21日, 一当事人与一医疗机构因医疗纠纷向街道诉源治理联络站申请调解。经过诉源治理联络站的积极调处,双方当事人最终就赔偿金额达成一致并签订了调解协议。为确保该调解协议的履行,双方当事人在诉源治理联络站工作人员的引导下,向法院申请了司法确认。法院工作人员与联络站对接后,立即对案件材料进行审核立案,法官于当日完成在线司法确认审查并向当事人送达了司法确认裁定书,从当事人申请司法确认到裁判文书送达,还不到一天时间。
下一步,罗湖区法院将继续推动“无讼商圈”建设,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工作机制,进一步畅通人民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推动从源头上减少诉讼增量,努力实现商圈内“少讼”乃至“无讼”的工作目标,保障商圈内企业依法规范经营和发展,营造和谐有序的法治化营商环境,为高质量建设“湾区枢纽、万象罗湖”,为罗湖社会主义现代化可持续发展先锋城区建设提供有力的司法服务和保障,积极打造市域治理现代化的“法院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