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与法制网讯(记者 池泽梅)排爆,一份“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高危职业,排爆手,时刻与危险相伴、经常与高压随行的特殊人群,拆弹必须万无一失,因为一失则万无。每次排爆都是一场生死赌局:赢了,就算顺利完成工作;输了,后果将不堪设想。
深圳市公安局特警支队三大队大队长邱敬华有着16年的排爆生涯。这位80后“拆弹专家”说,真实的排爆场面并不像电影里演的那样酷炫,不过,在只有自己的“无声世界”里,面对深藏的危险,瞬间判断,生死一线,的确是一种极限承受的极致考验。
邱敬华身穿70斤的排爆服处置可疑爆炸装置
身穿70斤排爆服直面危险
邱敬华加入深圳警队前学的并不是排爆专业,在化工和排爆领域完全是个门外汉。在机缘巧合下,身体素质较好的邱敬华进入市公安局特警支队(原市公安局防暴队)。那时候,邱敬华对体能、索降、枪械、散打等特警的各个训练项目都比较感兴趣,还对机械、电子方面知识技能抱有浓厚热情。“高中的时候就经常参加这类的兴趣小组。参加新警培训时,我看到师兄们操控机器人,就感觉挺特别的。”邱敬华说,当时配备机器人的城市并不多,而深圳就是其中一个。
邱敬华所说的机器人,是指排爆机器人,用于辅助排爆手现场处置爆炸物。然而,真正接触排爆后,他却发现排爆不仅仅是操作机器人那么简单。除了学习专业的排爆知识,还需要良好的身体素质。其中,排爆作业时身穿的70斤排爆服就极其考验体力。排爆队经常要开展排爆服的适应性训练,即穿着排爆服做一系列动作,如蹲下、起立,以及通过独木桥、箱子等简单障碍物,让自己的身体在排爆服的重压下还能开展排爆操作。
“无论冬天还是夏天,只要穿上排爆服,三五分钟后全身都是汗。”邱敬华说,“必须要适应它,把它当作我们身体的一部分,这样才能排除排爆服对我们的干扰。”排爆队还有非常多的器材和装备,如机器人训练、炸药方面的训练,加之排爆服的适应性训练,围绕排爆开展的专业性训练几乎每天都会开展。
十几年的专业训练,练就了邱敬华处危不乱、临危不惧的心理状态。他说:“排爆手必须在任何环境下保持冷静、专注,精细、准确地完成任务,即使全身已经大汗淋漓,手上的‘活儿’也不能有半点马虎。我们是打有准备的仗,能评估高、中、低风险,只要保持专业的技术和合理的判断,就会大幅度的降低危险。”
邱敬华对制式未爆弹进行鉴定和处置
英勇侠骨怀揣为民柔情
长时间和排爆打交道的硬汉,也有深情款款的一面。2018年,邱敬华在开展一次训练时,不慎烧伤了手臂,后到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治疗。在烧伤科,邱敬华所在的病房换了好几名病友。在他换药的那一天,病房里来了一名十六七岁的小伙子,烧伤面积超过50%。然而,小伙子烧伤严重,却因为经济原因,没有选择住重症病房。小伙子还告诉邱敬华,第二天就要回湖南老家。
“那你怎么回?”邱敬华问道,得到的答案却是叫了一辆网约货运车、垫上棉被就往湖南运。“那一刻,我觉得很不忍心,小伙子的烧伤面积不小,还得不到良好的救治,路上会很艰难。烧伤的病友经常要受到皮肤的折磨,换药时很痛苦。有着同样的烧伤经历,自然而然就有了同理心。”邱敬华说。
复诊之后,邱敬华当天中午就回了特警支队。一想到小伙子第二天就要回老家,就很难再看到他了,邱敬华便拿了5000元现金给同事,请同事转交给小伙子的亲戚,叮嘱他们拿上这点微薄的心意继续治疗。
为不让小伙子有心理负担,邱敬华还特意交代同事找一个没有标识的信封来装现金。然而,同事担心小伙子即将动身前往湖南,拿起一个信封装上钱就往医院赶,忽略了这个细节。心怀感恩的小伙子后来通过医生及信封上的标识找到了邱敬华,并向他致谢。本想默默做好事的邱敬华说:“我觉得这是一件很普通的事情,无论谁看到这种情况,都会伸出援手。”
邱敬华(左)在涉爆现场与辖区警力确定封锁范围
担任教官制定涉爆器材操作规范
作为排爆手的邱敬华能武也能文。2015年,身为安检排爆教官的邱敬华带领团队肩负起涉及安检排爆指引、涉爆现场“两级处置”工作标准以及大型活动的防爆安检工作标准等项目的规划、编写工作。由于任务重、人手少、时间紧,加班成了家常便饭。
为制定排爆操作流程,邱敬华组织教官对多种环境、多种装置的销毁情况进行测试,研究不同情况下器材操作的步骤,制定安全守则,为确保涉爆现场工作的安全、有序、高效编写了详细的规范操作措施。由于日常安检勤务繁杂,项目编写工作经常只能利用业余休息时间去完成,但不管怎样辛苦,邱敬华手上的工作从来都没耽误过,最终他高质量、高标准地完成了三个改革创新项目的标准制定工作,制定规范上百条。
如今,该排爆处置流程仍然在沿用。邱敬华还作为教官,承担起特警支队安检教学的任务,带着丰富的培训授课经验到各分局、基层派出所传授防爆安检方面的专业知识。他的教学方法生动有趣,基层民警、安保人员及相关工作人员的现场处置能力显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