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区政法

当前位置:首页 > 法治资讯 > 湾区政法

广东中山火炬开发区深化“1+6+N”工作体系建设  弘扬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

民主与法制网讯(□李锡平 通讯员 钱仓)近年来,广东省中山市火炬开发区锚定立足预防、立足调解、立足法治、立足基层,努力践行新时代“...

民主与法制网讯(李锡平 通讯员 钱仓)近年来,广东省中山市火炬开发区锚定立足预防、立足调解、立足法治、立足基层,努力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坚持高标准建设、高质量推进理念开展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有效推进“1+6+N”工作体系建设,扎实推进平安建设各项任务落地落实,有力有效维护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发挥党建引领

坚持党建引领,在区党工委正确领导下,火炬开发区综治办牵头抓总,从政治上谋划、在大局中部署、联动推进综合治理工作,制定综合治理“四个一”工作机制,即严格落实属地、属事、部门“一把手”责任,在组织领导上形成“一盘棋”,在协调配合上拧成“一股绳”,在体制机制上织成“一张网”,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区主要领导对重点案件、突出风险作出指示批示,区班子成员落实领导包案制度,各职能部门严格落实统筹发展和安全主体责任,做到上下同心、部门协同,确保“矛盾不上交、信访不上行、平安不出事”。

市领导调研。通讯员供图

建强一个中心

火炬开发区认真贯彻落实省、市部署,深入推进“1+6+N”工作体系建设,投入200余万元,高标准打造综治中心,建成融合群众信访诉求综合服务中心、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网数中心等于一体的综合治理平台,实现“多中心合一、一中心多用”。

综治中心总面积1700平方米,设群众接待厅、矛盾纠纷调处室、网格工作室、社会心理服务室、部门进驻工作室、监控研判室等。综治、司法、信访、人社、住建、公安、政社、综合执法、网数中心等部门常驻,法院、检察室、税务局、公证处等部门随驻,有效整合多方力量,实现“联合接访、联合调处、联合帮扶”,全面提升“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能力水平。中心接入视频监控2360路,充分依托“粤平安”社会治理云平台,整合接入“中山市综合网格调度指挥系统”“火炬开发区综合网格化”“火炬开发区维稳处突系统”等信息系统,不断增强网格化管理、信息化支撑能力。

发挥4大主力军作用

“我的车停在公共停车位上,却被人刮花了。”近日,市民刘某到火炬开发区访友,将车停靠在吴某商铺门口的公共车位上,吴某为表达不满,便用钥匙刮花刘某的车以作警告。在公安机关的前期教育及疏导后,双方同意在驻派出所人民调解室接受调解,从互不退让到握手言和,这种调解每天都在三个基层派出所人民调解室发生。在综治中心统筹协调下,公、检、法、司政法主力军多方联动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及基层社会治理工作。

联动公安机关擦亮公调对接项目品牌,在三个基层派出所建立人民调解室,通过下沉专业律师6名及专职人民调解员9名参与协助一线调解工作,实行“专职律师+人民调解员”坐班分流调处非警务类矛盾纠纷2019年10月开展“公调对接”以来,调解员共接待群众超5000人次,其中法律咨询案件764宗,调解案件1762宗,成功率达99%。

联动检察机关采用接访下访、公开听证等方式释法说理、定纷止争,推进醉驾犯罪综合治理,制发社会治理《检察建议书》。

联动审判机关开展“庭所共建”工作,创建全市首个“无讼社区”,合力推动“人民法官下村居”,完善诉源治理体系建设,打通人民法官联系服务人民群众“最后一公里”。

联动司法机关延伸公共法律服务,通过“实体+网络+热线”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同时搭建平台开展行业专业调解、行政调解等系列法律服务,推进民主法治示范社区创建工作,七个社区全部获得“广东民主示范社区”称号,海滨、城东社区荣获“全国民主示范社区”称号;发挥调处化解矛盾作用,巩固六调对接工作。

深入了解群众心声。通讯员供图

用好一个平台

今年3月余某因不服物管停车收费开车到窈窕村口堵路。网格员接到平台信息后,联合公安、村委介入调解,促使双方于次日在红色小分格站达成和解。

依托于“粤平安”基层治理工作云平台,区将矛盾纠纷全量汇聚、全量调处。今年以来,结合“粤平安”社会治理工作台试点工作,多触角多维度全时空接收收集基层矛盾纠纷,做到群众来信来电来访反映、部门分流交办、网格员线下排查、二维码线上收集的案事件在该平台上“应录尽录”,并按照中心发令,部门执行”等机制调处,确保事件信息完整、准确,做到“快调快处”。2024年以来,“粤平安”群诉应用系统规范使用,实现矛盾纠纷全量汇聚,共录入316宗,办结298宗,办结率94.3%

依托综合网格强化平安N能量

综治中心向基层延伸。着力打造区社区小区红色小网格四级综治工作体系。社区(小区)综治中心与党群服务中心有机融合衔接,共享资源阵地,根据民情、社情优化功能设置,广泛动员商会、协会等社会组织和“五老一贤”“两代表一委员”参与矛盾纠纷化解,探索建立“综治中心+专业力量+社会力量”多元解纷机制,充分发挥社区综治中心“前沿阵地”作用,将大量矛盾纠纷及时高效化解在基层,实现“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矛盾不上交”。

末端治理迈向前端服务。强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在群众家门口建设“红色小网格”,发挥街道领导驻点、部门负责人挂点,社区书记亲自指导,老党员大力支持,年轻干部亲自落实的先锋模范作用,打造善治生态圈、便民生态圈、向善生态圈,号召志愿者、法律工作者、五老一贤等社会力量共同参与,通过受理居民诉求、宣传惠民政策、发布公示信息等,努力将暖心的服务、精细的管理延伸到网格治理的“神经末梢”,通过“基层社会治理一码通”,着力解决群众诉求、信访、矛盾纠纷、社会治安、出租屋管理、车辆违停等问题,根据实际情况分类寻求化解和帮扶途径,汇聚各方力量,做到“一格式接收、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

接下来,火炬开发区将深化落实“1+6+N”工作体系建设,依托综治中心,打造“一站式”群众诉求服务站点,下沉调解力量进社区,提供信访接访、纠纷调处、法律服务等多元服务;建强网数中心,强化科技赋能应急处突,加强数据实时采集、智能巡防巡检、监测预警、快速联调,实现精准稳控“一网统管”,用高水平综合治理保障高质量发展

文章评论

表情

共 0 条评论,查看全部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