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区政法

当前位置:首页 > 法治资讯 > 湾区政法

广东省惠东县梁化镇:创新“一二三四五”工作模式  解锁基层治理“大方程”

民主与法制网讯(记者 张丽娥 通讯员 刘士豪)今年以来,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梁化镇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好省委“1310”...

民主与法制网讯(记者 张丽娥 通讯员 刘士豪)今年以来,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梁化镇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好省委“1310”具体部署,加快推进“1+6+N”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体系建设,全面提升“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工作能力和水平,以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提档升级为抓手,创新“一二三四五”工作模式,解锁基层治理“大方程”。

强化“一个架构”,把好基层治理“大航向”

梁化镇坚持“党建红”引领“综治蓝”,积极构建齐抓共管的综合治理指挥体系,推动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建设工作走深走实。开展“1+6+N”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体系建设以来,认真坚持“党建红”引领“综治蓝”,以党委领导、中心领导为原则,专门成立“1+6+N”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进一步全面完善由镇党委书记牵头抓全局,镇分管政法副书记协调抓具体,综治、信访、司法、派出所等多部门齐抓共管的综合治理指挥体系。同时梁化镇注重加强综治中心建设,坚持立足实际,强化“1”的中枢核心作用,做强综治中心,选取和租用了镇政府旁的厂房,整栋大楼办公面积约650平方米,严格按文件“七室一厅”要求,配备群众接待厅、网格化工作室、法律咨询室、社会心理服务室、部门进驻室、人民调解室、党建活动室,通过多措并举对综治中心进行完善打造,推动实现“多中心合一,一中心多用”。

畅通“两个渠道”,搭好基层治理“连心桥”

梁化镇以“网格排查+中心接访”为主链条,巧用网格员“移动探头”敏锐发现、精准排查和处理初级、简单矛盾纠纷,做精、做细、做实村级矛盾纠纷调解处理“前哨站”,着力打造中心兜底“主阵地”,同时配套落实“分级负责、分类处理”运行机制,定权定责,确保不漏一案,最大限度把各类社会矛盾风险发现在苗头、解决在基层。

梁化镇在综治中心设置矛盾纠纷、法律咨询等窗口,推行“中心吹哨,部门报到”联动机制,当有案件时,窗口会分流给当天的轮值部门,部门接单快速响应,能当天解决的立即解决。同时,根据工作所需,县公检法司部门会通过随叫随驻、挂点联系的方式强化中心力量联动,推动工作联做,资源共享,难题联解。另外,平安法治办下设山林土地纠纷调处组,返聘已退休的村书记参与案件调处,被返聘的村书记在乡镇具有一定威望,擅长处理乡间邻里纠纷,充分发挥特殊“第三人”优势,将矛盾纠纷化解,确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

梁化镇按照“科学划分、全域覆盖、功能完整”的原则,以村(社区)为单元,划分25个网格,配备25名网格员。网格员充分发挥人熟地熟优势,对发现的问题实行派单制度,建立“网格吹哨—部门报到—处理反馈—核查结案”的网格工作闭环机制,实现部门联动、问题联治,构建起上下贯通、左右协调、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网格化治理工作体系。同时,深入推进“25+N”网格队伍建设,积极引导广大党员、乡贤、志愿者等社会力量参与到网格化治理中来,切实让“资源在网格内整合、问题在网格内解决、服务在网格内落实”,探索形成党组织领导下多方参与、协同配合、运转顺畅、成效明显的基层网格化治理新局面。

健全“三项机制”,筑牢好基层治理“硬堡垒”

社会稳定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前提和根本保障,梁化镇为全面做好信访维稳工作,妥善化解矛盾纠纷,中心秉着“矛盾纠纷化解在源头、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的工作原则,建立了平安法治办、司法所、派出所、县法院、县检察院等多部门联合化解机制,提高矛盾纠纷化解效能,努力做到将矛盾吸附在当地、处理在当地。一是坚持落实定期领导接访制度。梁化镇定期安排班子领导在群众接待厅接访,对群众来访诉求进行登记、跟进落实,做到及时交办、持续跟进、按时答复,提高群众满意度;二是坚持落实领导包案制度。来访信访案件由梁化镇相应分管领导包案调处,调处领导严格按照“三到位一处理”原则开展调处工作,并在规定期限内作出答复,切实做到“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三是坚持矛盾纠纷研判制度。动态掌握各个时期的矛盾纠纷和不稳定因素,切实将矛盾纠纷解决在基。

用活“四个系统”,串好基层治理“聚能环”

梁化镇以“粤平安”综治中心工作台信息化为支撑,利用综合网格管理服务应用、群众信访诉求矛盾纠纷化解综合服务应用、粤平安态势分析平台、“粤平安”社会治理云平台四个系统,融合多种基础数据,聚力健全“排查化解——受理流转——跟踪督办”闭环工作机制,案件派单、流转、办结、评价均有迹可查,进一步推动基层治理工作提质增效。

梁化镇抓住作为省“粤平安”试点的契机,制定了《梁化镇“粤平安”综治中心工作台试点实施方案》,并积极推进该项工作,将“粤平安”系统平台融于日常工作之中,充分利用系统平台的各项数据对风险隐患进行分析研判,推动案件分流结班。今年1月至8月,梁化镇网格员通过综合网格管理服务应用上传事件3890宗,并均按照流程形成闭环处理,真正的将服务管理、矛盾排查延伸到了最基层。今年1月至8月中心通过群众信访诉求矛盾纠纷化解综合服务应用上传流转事件660宗,办结率100% 。借助系统平台,切实有效推动了历史积案存案减少,新增案件化解加快,全力提升了初信初访办理效能。

梁化镇综治中心通过粤平安态势分析平台进行基层社会治理的分析,更直观的掌握社会治理事件的动态发展,为社会治理工作做出判断推理决策提供依据。通过“粤平安”社会治理云平的数据汇总对治安可作出科学研判,借助平台通过横向联通各部门,使得案件分流进度追踪有迹可循;纵向连接各村(居),加强对村(社区)网格化管理工作的组织、指导、督促,形成上下、左右联勤联动,形成资源矩阵,让综治中心成为数据信息、案件分流、智慧调度中枢,实现“治理”向“智理”跨越。通过四大系统将职能部门更多的服务、力量和资源,更加精细、更加精准地聚合在一起,充分汇聚梁化镇相关数据,为基层治理提供运行状态的“体检表”、精准治理的“路线图”和洞察风险的“预警器”,推动了“1+6+N”社会治理工作落地落实。

创新“五种形式”,激活基层治理“源动力”

梁化镇在不断推动“1+6+N”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体系走深走实的同时,注重创新方式方法,壮大“N”的队伍,发挥“N”的作用加强法治宣传与推动多元化化解纠纷矛盾工作。一是打造“夕阳红”广场舞队伍,不仅丰富了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提升村民道德素质,形成安定祥和的文化生活氛围,还成为基层治理的宣传员、推广队,在防溺水、禁毒等专项行动中,“夕阳红大妈”牵头成立小分队,利用晚上休息时间,走街串巷身体力行进行法治宣传,以实际行动助力梁化镇建设。二是借助党员力量,为基层治理注入新活力。梁化镇注重发挥党员志愿者的先锋模范作用,引导和促进党员在志愿服务中站排头、作表率,引领带动各类志愿服务活动深入开展,与网格体系相对接,定期开展法 律援助、公益宣传等志愿服务活动,让年轻志愿者同步了解和参与基层治理,促进邻里和睦共处。三是建立乡贤治理会。通过邀请乡贤调处矛盾,化解邻里纠纷,切实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例如村民反映大地昌盛石料场开采影响村民利益的问题,针对此问题,调处工作组邀请乡贤对此事进行调和,推动问题解决并达成共识。四是彩绘家门口法治文化墙,零距离宣传焕活力。宣传“接地气”,自然就会“有人气”。梁化镇联合惠州学院,利用新民村对面约30米的墙体,将与群众密切相关的法治元素融入,绘成形象生动的法治文化墙,为乡村景色再添一道“新亮色”。法治文化墙绘成,让家门口成为百姓学习的“活课堂”,潜移默化中强化了群众法治意识。一墙一文化,一墙一风景。法治文化墙绘的建成不仅美化了环境,点亮了乡村“风景”,树立了文明新风尚,更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为法治宣传提供了新的载体和阵地。五是发挥“N”力量,服务群众零距离。梁化镇以大学生志愿者驻扎梁化镇为契机,组建志愿者服务团队,网格员带领这股年轻力量围绕农村占耕、未成年人保护权益等内容,通过入户走访、面对面宣讲的方式,以真实案例为切入点,以身边人说身边事、以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的方式,就群众关心关注的问题进行耐心细致地解答,扩大法治宣传的覆盖面和影响力,不断提升群众法治意识,将矛盾化解在最底层。通过“N”力量的加持,让法治在乡村落地生根,把“纸上的法律”变为“行动中的法律”,让法律的种子在群众心中生根发芽。

文章评论

表情

共 0 条评论,查看全部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