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案例

当前位置:首页 > 司法案例 > 精品案例

食品能降压?原是掺了药

短视频中“打广告”的降压食品声称成分安全、治疗效果神速、无副作用,消费者食用后却出现了尿频等不良反应,原来其中竟然非法添加了西药成...

短视频中“打广告”的降压食品声称成分安全、治疗效果神速、无副作用,消费者食用后却出现了尿频等不良反应,原来其中竟然非法添加了西药成分。2023年12月29日,经江苏省苏州市虎丘区检察院提起公诉并提起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法院以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判处德坤公司(化名)罚金20万元,判处被告人焦某、单某等4人有期徒刑五年至八年,各并处罚金20万元至92万元;判令焦某、单某等人召回已出售的有毒、有害食品,在全国性媒体上公开道歉,支付惩罚性赔偿金。

一审宣判后,焦某、田某、孙某于今年1月8日提出上诉。目前,该案正在进一步审理中。

声称产品无任何副作用

“这款产品采用植物提取物制成,无任何副作用,3到5天就能降压,6到8个月高血压就可以完全康复……担心长期吃西药对身体有影响的患者,可以点击头像联系我购买……”2022年5月,高血压患者王五(化名)在刷某平台短视频时看到了一款名为“舒康王”的产品讲解。

王五点击视频账号发送私信,添加卖家好友,然后扫码进入小程序进行购买。页面显示,单盒价格598元,5盒1800元。王五一次性买了5盒,服用三天后,血压确实降下来了,但却出现了尿频、心跳加速等不适反应,咨询卖家,对方称尿频是茯苓起了作用,指导他多喝水。王五询问医生,得知一般剂量的茯苓不会导致尿频,怀疑食品中有非法添加,于是到当地市场监管部门投诉。

经调查,这款产品外包装上标注原料为葛根、杜仲、决明子等提取物,按照生产许可证分类属于普通食品,然而通过专业检测,发现其中竟非法添加了多种用来降低血压的西药成分。因该案可能涉嫌刑事犯罪,市场监管部门将线索移送公安机关立案侦查。

短视频引流吸引会员逾千人

2022年9月,公安机关顺藤摸瓜,在黑龙江哈尔滨、吉林长春等地将焦某等4人抓捕归案,查获涉案物品千余箱。经抽样送检,在不同批次的产品中均检测出上述西药成分。

焦某有开药厂的经历,对药理学知识有一定研究,2020年前后,他在市场上看到有一种降压压片糖果,觉得有利可图,便成功配制了原料,联系在哈尔滨经营德坤公司(以食品加工为主营业务)的田某,委托其将原料生产成压片糖果等。对产品试用后发现降压效果明显,田某禁不住利益诱惑,开始以1.3万元/公斤的价格从焦某处购买原料自行生产。

此时,在苏州经营肩颈理疗馆的孙某,经人介绍与田某搭上了线。孙某以贴牌加工的方式,委托田某的公司生产以“调压宝”“祛清康”等为包装的糖果、冲剂,再利用社交平台进行推广销售,销售金额达45万元,其中大客户单某的订单额就有44万元。

原来,在孙某推荐下,单某决定通过孙某委托田某的公司生产。2021年10月,单某注册“舒康王”商标,成立中合公司(化名),通过短视频、网上建群、发展会员返利等方式进行推广,引导消费者在公司的小程序上下单购买。小程序后台数据显示,共有1268人注册成为会员。

规避风险式营销

2022年10月,该案被移送苏州市虎丘区检察院审查逮捕。检察官对现有证据进行审查,发现孙某和单某二人均声称不知道所售食品含有非法添加的药物。

经梳理聊天记录等客观证据,检察官发现二人指导销售人员的话术中有不少“猫腻”,可以认定其主观上明知涉案食品中存在非法添加。比如,他们要求不能将涉案食品卖给70岁以上、做过心脏手术、有过肾透析的群体;如果客户出现尿频、头晕等情况,则以多喝水、身体正在排毒等话术应对;遇到“难对付”的客户,就进行退款。

2022年10月27日,虎丘区检察院对焦某等4人作出批准逮捕决定,并引导公安机关加大对客观性证据的搜集力度,进一步查明主观明知和销售数额。经查,从明确知晓“舒康王”含有有毒、有害物质到案发,在短短3个月时间内,单某销售“舒康王”共计15万余元。侦查机关查获尚未销售的“舒康王”货值金额为30余万元。

2023年1月,该案被移送至虎丘区检察院审查起诉。3月13日,该院以涉嫌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对单某等4人、德坤公司提起公诉,并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法院经审理,于12月29日作出上述判决。8月10日,市场监管部门对单某成立的中合公司罚款100万元。(卢志坚 边惠淀 王歆瑶)

文章评论

表情

共 0 条评论,查看全部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