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案例

当前位置:首页 > 司法案例 > 普通案例

冒充民警“入戏”8年 一朝识破终被抓

直到罗某被戴上手铐时,他还在不断地说:“是自己人”,手指着胸口上的标志,俨然自己真的是人民警察。近日,福建省三明市公安局沙县分局破...

直到罗某被戴上手铐时,他还在不断地说:“是自己人”,手指着胸口上的标志,俨然自己真的是人民警察。近日,福建省三明市公安局沙县分局破获一起招摇撞骗案,抓获犯罪嫌疑人罗某。经查,在长达8年的时间里,罗某冒充民警诈骗10余名受害人30余万元。

虚荣作祟

2016年的一天,某销售公司的业务员罗某在一次饭局上,认识了经营装修公司的陈先生。出于虚荣心作祟,席间罗某谎称自己是公安局民警,并表现出一副“人脉多、门路广”的样子。

当时,陈先生的装修公司有一笔工程款没收回来,他就让“神通广大”的罗某帮忙去讨要。没想到几天后,罗某真的把工程款要了回来。这样一来,陈先生便更加相信罗某的能力,而这也极大满足了罗某的虚荣心,让他萌生了继续“演”下去的想法。罗某通过各种方式非法弄来了假警服。此后,他总是穿着一身“警服”和陈先生等人接触,让人对他深信不疑。

罗某还没有忘记为自己“升官”,几年来,他把自己从县公安局民警一路“提拔”到大队长,最后到了公安局副政委的头衔。就这样,在罗某精心编织的骗局下,想求他办事的人越来越多,他也随之开始了骗钱行为。

行骗牟利

胡先生就是在罗某“担任”大队长期间通过陈先生结识的。胡先生的女儿大学毕业后没找到工作,罗某便大包大揽,拍着胸脯保证能为她安排一份体制内的工作,并借机多次向胡先生索要好处费,欺骗胡先生转账1.3万余元以及价值上万元的高档烟酒。

另一名被骗人何先生从事建筑行业,平时有记账的习惯。在何先生的账本里,密密麻麻列出好几十条向罗某转账的记录。在何先生眼中,罗某开口闭口都是局里的事,“警察范儿”十足。今年1月10日,罗某向包括何先生在内的多人索要金额巨大的“红包”,理由竟然是那天是中国人民警察节。就是靠着这些漏洞百出的理由,犯罪嫌疑人罗某先后在三元、沙县、泰宁等地诈骗10余人,案值30余万元。

水落石出

虽然入戏很深的罗某很少为他们办成事,但大家对他的身份尚未怀疑,8年的时间里,还没有人主动报警。今年6月,几名被骗人终于产生了怀疑,来到沙县分局打听罗某是否存在。

接待他们的该局刑侦大队民警听完此事后,立刻意识到这有可能是一起招摇撞骗案件,并立即展开侦查,在进一步分析案情后,刑侦大队立即成立专案组开展侦查。

7月29日,在沙县某小区,犯罪嫌疑人罗某被抓获。在他的家中,民警查获了多套“警服”以及“肩章”“警号”,现场还有很多诈骗而来的高档烟酒。

罗某到案后,承认了自己实施诈骗的犯罪行为。他供述,自己初中毕业后,从事过很多行业,但都没有什么起色,直到当销售员时,向人吹牛说自己是民警,此后便一发不可收拾,冒充人民警察身份以各种理由诈骗他人钱财。

目前,犯罪嫌疑人罗某已被依法刑事拘留。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相关规定,人民警察的警用标志、制式服装、警械、证件为人民警察专用,其他个人和组织不得持有和使用。对于冒充人民警察招摇撞骗的,应当从重处罚。近年来,冒充国家机构人员行骗的案件时有发生,广大群众要增强防骗意识,谨慎交友,以免上当受骗,追悔莫及。(郑明 孙强 李光祯)

文章评论

表情

共 0 条评论,查看全部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