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看,这个洗手盆与正版产品款式别无二致,但你们仔细观察,整个产品的色泽以及品牌Logo印刷的质感,是完全不同的。”近日,重庆市涪陵区检察院检察官余萍来到涪陵某家居商场,与该商场产品专业工作人员一起手把手地教群众如何辨别真假品牌卫浴产品。这一活动的缘起,还要从今年该院办理的一起侵犯知识产权案说起。
仿造名牌卫浴难辨真假
2022年5月,某家居企业工作人员在走访市场时发现有商家销售假冒其品牌的卫浴产品,随即向市场监管局举报。接到线索后,涪陵区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及时赶到现场开展调查,经举报人以专业方式认定为假后,便查扣了假冒其公司注册商标的卫浴产品。同时,对疑似假冒其他2个注册商标的卫浴产品也进行了暂扣,后经品牌方确认同样为假冒产品。
同月,区市场监管局将线索移送至公安机关。后公安机关立案并对某洁具经营者粟某展开调查。
“我从网上认识了一个做卫浴产品的小伙子,他向我推荐了一个好友,查扣的这些产品都是从那个好友处购买的,我有交易记录。”粟某如实说道,当时寄过来的水龙头样品,拿到手里很有分量,表面也有光泽度,出水顺畅,与店内同类型产品对比差别不大,就连自己这样长期从事卫浴产品销售的人都“看走了眼”。
“目前收到的这一批假冒产品质量较高,如果不仔细看商标印刷清晰度等细节的话,很难辨别真假。”该品牌专业鉴定人员解释道。
顺着粟某提供的这条线索,公安机关最终锁定了犯罪嫌疑人胡某。随后,通过交易数据,又梳理并锁定多名犯罪嫌疑人。
应邀介入引导侦查取证
今年1月,应公安机关邀请,涪陵区检察院按照重大疑难案件听取意见协作机制,指派检察官适时介入审查证据材料,并提出侦查取证建议。
“这种全链条犯罪的案件点多面广,案情错综复杂。目前的证据涉及多家企业10余种被侵权产品,建议补充完善被侵权企业持有的同种商品的商标注册证,确保涉案产品属于注册商标保护范围。”检察官积极引导侦查,“此外,还要继续拓展侦查范围,通过收集制假、售假交易流水,查清制假、售假人数,夯实案件事实,强化对相关制假、售假产业链的分析研判。”
公安机关通过该取证建议,对胡某等7人的涉案行为相继查实。今年3月,公安机关以胡某等7人涉嫌假冒注册商标罪、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向涪陵区检察院移送审查起诉。
经检察机关审查,一条完整的制假、售假链条浮出水面:2019年7月至2023年10月,在未经企业授权的情况下,胡某在广东省某镇租赁厂房,购买无商标水龙头、花洒等“白板”卫浴产品及配件,并在产品上激光刻印品牌卫浴商标以假冒正品。随后,将产品出售给不知情的粟某等8人,累计销售金额达131万余元,非法获利13万元。
在此期间,彭某等6人经他人介绍认识了胡某,在明知其销售的卫浴产品是假货的情况下,仍从胡某处购进产品并销售,累计销售金额达116万余元,非法获利12万余元。
4月,涪陵区检察院以涉嫌假冒注册商标罪、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对胡某、彭某等4人提起公诉,对犯罪情节较轻的其他3人作出相对不起诉决定。
5月,法院以假冒注册商标罪、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分别判处胡某等4人有期徒刑三年二个月至七个月不等,各并处罚金,其中彭某等3人适用缓刑。
检察护企促赔偿行政联动堵漏洞
检察护企,重在“护”,要在“实”。为此,涪陵区检察院受案后,立即向被侵权企业制发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权利人诉讼权利义务告知书,听取被害企业意见,积极开展追赃挽损工作,通过释法说理,促使犯罪嫌疑人自愿认罪认罚,彭某等6人主动退赔被害企业经济损失100余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在案件办理过程中,该院发现被害企业存在对经销商监管不力、产品防伪措施不到位等经营管理问题,比如有的经销商在经销期限届满后未再续约,但店铺的店名、门头、广告等仍沿用该品牌商标,并利用专卖经销来误导消费者,大量售卖假冒产品,严重影响该企业的声誉。为此,检察机关通过走访调研、座谈交流,向某卫浴品牌企业提出意见建议。
该企业采纳了检察机关的意见建议,加强商标防伪技术的研究与创新,如在产品中植入溯源码,引入芯片技术;加强对经销商的日常管理,如增加对各代理商经销商门店仓库的突击检查频次。
除此之外,该院在刑事审查的基础上,同步开展民事侵权、行政违法等审查工作。建议被害企业向被告人胡某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获得经济赔偿,有效弥补企业的经济损失,同时通过行政违法线索反向移送,向被不起诉的犯罪嫌疑人所在地市场监督管理局制发检察意见书,对侵权假冒违法犯罪形成“司法+行政”的打击闭环。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我院在‘检察护企’专项行动中,要‘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维护企业权益,服务企业发展,努力实现‘捕、诉、监、防、治’全链条一体化保护。”涪陵区检察院副检察长谭山表示。(张博 舒静婷 王语嫣)
下一篇:一张照片让“内鬼”现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