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法治资讯 > 立法动态

筑牢长江源头重要生态屏障

原标题:三江源国家公园探索“条例+法律”联合执法模式筑牢长江源头重要生态屏障三江源国家公园面积19.07万平方千米,是我国正式设立的第一...

原标题:三江源国家公园探索“条例+法律”联合执法模式

筑牢长江源头重要生态屏障

三江源国家公园面积19.07万平方千米,是我国正式设立的第一批国家公园之一,第一个开展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组织实施了一系列原创性改革,探索走出了一条借鉴国际经验、符合中国国情、三江源特点的国家公园体制创新之路。

“我们强化源头意识,勇担源头责任,积极探索长江保护法与《三江源国家公园条例》协调配合、联防联控,推动形成更加健全的长江流域系统治理的法治格局,筑牢长江源头重要生态屏障。”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王湘国说,结合《三江源国家公园条例(试行)》实施,积极探索长江流域保护“条例+法律”的联合执法模式,为进一步提升长江保护法的实施效能提供良好的执法体系支撑。

同时,紧密结合长江保护法,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将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作为远景目标重要内容,在《三江源国家公园总体规划》基础上,编制出台生态保护、社区发展与基础设施、环境教育等领域的5个专项规划,进一步完善国家公园规划体系。制定了生态管护公益岗位、科研科普、访客管理等13个管理办法,推动形成“1+N”的法律和政策制度体系。

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还与省高院、省检察院建立生态保护司法合作机制。在三江源国家公园内先后设立三江源生态法庭、三江源地区人民检察院、三江源生态公益司法保护中心、治多县人民检察院驻长江源(可可西里)园区国家公园治多管理处公益诉讼检察联络站等机构,推进生态公益诉讼工作和生态环境案件审判工作体制机制创新,为共同解决三江源国家公园及其周边区域生态公益司法保护问题提供新途径,健全长江流域生态保护司法保障。

为了“守护好世界上最后一方净土”,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注重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积极参与长江保护建设。创新设置生态管护公益岗位,将放牧员转为管护员,园区全面实现了“一户一岗”,现有17211名生态管护员持证上岗,在财力有限的情况下6年来共投入16.3亿多元,户均年收入增加21600元,不仅带动当地牧民就业增收,还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扎根在三江源头。

“我们会通过努力将三江源国家公园建设成为我国《生物多样性公约》完整履约样板,打造‘把青藏高原打造成为全国乃至国际生态文明高地’的展示窗口和中国国家公园典范。”王湘国说,下一步,将进一步健全生态环境监管治理能力体系,强化监管与执法,提升执法效能,建立健全三江源国家公园执法监督责任追究制度,优化配置资源环境执法局、森林公安局和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分区派出所执法力量,形成归属清晰、权责明确、协同执法、高效联动的国家公园执法监管模式,坚决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

文章评论

表情

共 0 条评论,查看全部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