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案说法

当前位置:首页 > 法治资讯 > 以案说法

下班后请同事喝酒引冲突,用人单位能否据此开除员工?

  升职加薪本是一件高兴事,难免要和亲朋好友分享庆祝。然而把酒言欢之余与同事起了冲突并导致误伤,这种情况下公司能否将其辞退?宴请活...

  升职加薪本是一件高兴事,难免要和亲朋好友分享庆祝。然而把酒言欢之余与同事起了冲突并导致误伤,这种情况下公司能否将其辞退?宴请活动是否能认定为工作场所的延伸?近日,北京市大兴区人民法院审理了一起因下班时间同事聚餐起冲突而引发的劳动争议案件。

  升职加薪兴致高,请客言欢伤同事

  曹某2018年10月入职某公司,之后一直在外地工作。经过多年努力,曹某从普通店员升为华中大区经理。为庆祝升职加薪,曹某邀请了直属上司马某、新入职的同事张某等一行人于当天21:00到公司附近的饭店就餐。

  一开始,大家一边喝酒一边聊天,气氛很是融洽。新入职的张某端起酒杯向曹某敬酒,曹某表示张某作为新入职员工应当与老员工挨个碰杯。这时,马某端起张某的酒杯将酒倒入曹某的酒杯中,要求曹某替张某敬酒,曹某笑着拒绝。

  被拒绝后,马某觉得没面子,便训斥了曹某,曹某越想越气,加之酒精作用,又与另一名同事发生口角,一气之下拿起骨碟扔向同事,结果扔歪砸到马某的鼻子。马某随即就医并报警。

  酒醒后悔忙认错,公司决定不轻饶

  “我请大家吃饭是想联络感情,让新员工尽快融入公司大家庭,结果误伤了马某,我道歉,愿意接受各种处罚……”事发后,曹某第一时间给公司其他负责人发微信解释事发起因、经过,但仍收到了公司意欲辞退他的消息。

  公司负责人回复曹某称:“不管你过去在企业做了多久,但本次事件你已经造成同事面部受伤,这是事实。后面能否恢复好,大家不得而知,所以赔偿和辞退是公司的决定。”

  收到负责人的回复后,曹某表示自己在公司工作多年,业绩一直被认可,聚餐当晚马某的要求自己也做到了,而且平时也没少帮马某的忙,对于此次造成的伤害,并非故意,一定会尽到赔偿责任,只希望能保住这份工作。

  尽管一再道歉解释,事发一周后,曹某还是收到了公司邮寄的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公司以“曹某以个人名义邀请部分员工聚餐,饮酒后言行无状,侮辱谩骂员工、扔东西打员工,最严重的是用骨碟打伤马某,导致马某受伤的严重后果”为由,决定与曹某解除劳动关系。

  辞退拘留事未了,仲裁诉讼讨公道

  事发两个月后,公安机关就曹某在聚餐过程中误伤他人的行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书,认定曹某的违法行为为一般,决定对曹某以故意伤害行政拘留5日。

  双重打击下,曹某申请劳动仲裁,要求公司支付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赔偿金。仲裁过程中,公司称,解除劳动合同的依据是劳动合同约定了员工与公司雇员、客户发生直接冲突,影响公司经营秩序、内部团结或公司形象的,属于严重违反公司规章制度,公司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仲裁机构认为,该公司现有证据不足以证明曹某的行为影响了公司经营秩序、内部团结或公司形象,裁决支持曹某的仲裁申请。

  该公司不同意仲裁裁决,起诉至法院,并提出,按照该公司《员工手册》的规定,在公司内滋事、打架、斗殴、酗酒,或恐吓、威胁其他人员的人身安全,造成严重后果或不良影响的,属于严重违反公司规章制度,公司可以解除劳动合同,无需支付补偿金或赔偿金。曹某当晚的聚餐行为属于公司团建且尚在上班时间,应属于工作场所的延伸。

  一审法院认为,此次聚餐是由曹某决定受邀约的人员、时间、地点,曹某订餐未要求过公司报销,当天21:00也超过曹某平时的工作时间。该公司在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中明确表述了有关曹某以个人名义邀请部分员工一起聚餐的内容,故不应视为公司团建,并判决驳回该公司的全部诉讼请求。

  该公司不服一审判决,提起上诉,二审法院审理后认为原审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遂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工作生活需分清,规范管理防纷扰

  大兴区人民法院法官表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规定,劳动者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本案中,曹某的行为虽有不妥之处,但需要进一步结合曹某行为的发生时间、地点、起因以及其行为产生的影响等来判断其行为是否构成违纪及其是否达到严重违纪程度。

  事实上,曹某与同事的争执、误伤发生在下班后,事发地点并非工作场所,同事间聚餐氛围私密、轻松,事件起因为同事间酒后言语失当,与工作无关,最终造成的影响范围也仅是参与聚餐的人员,曹某的行为并未对公司的经营秩序、内部团结或公司形象造成严重不良影响,公司将曹某辞退的处理过于严苛。

  法官表示,解除劳动合同会对劳动者产生非常大的影响,是非常严厉的处罚措施,不仅影响其经济利益,也影响劳动者的职业声誉,关乎未来再就业,因此,解除劳动合同的处罚应当秉持审慎原则,坚持最后手段原则,在穷尽其他管理措施依然不能使劳动关系正常履行的情况下再行采取。

  法官提示,用人单位应规范用工、合法用工,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才能吸引、激励劳动者,使劳动者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营造积极、团结的工作氛围。构建和谐的劳资关系,有利于进一步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使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共同实现发展的目标。(□本社记者 李卓谦 通讯员 孙青)

文章评论

表情

共 0 条评论,查看全部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