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 的搜索结果,共101条

信用修复助力企业健康发展

□ 法治时评□ 林楠特为进一步强化经营主体信用修复管理,鼓励当事人主动纠正违法失信行为,消除不良影响,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组织起草...

莫为拒收现金找借口
莫为拒收现金找借口

□ 法治时评□ 马树娟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了多起拒收人民币现金典型案例,涉及经营主体包括保险公司分支机构、餐饮企业、停车场、加油...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加快建立健全经营主体信用监管标准体系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万静4月23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在京召开经营主体信用监管标准体系重要标准研制推进会,决定深入推进经营主体信用监管...

小菜园因环境违法等问题屡遭行政处罚

已向港交所递交IPO申请文件的小菜园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在国内运营主体为安徽小菜园餐饮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为方便表述,和小菜园国际控股有...

中国人民银行修订发布《征信投诉办理规程》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立娟 近年来,我国征信市场快速发展,征信业务覆盖主体持续增多、征信服务应用场景日益多元,征信权益保护工作面临...

“App唤醒策略”不正当竞争纠纷案——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认定

支付宝公司系“支付宝”App支付功能的运营主体。经许可,支付宝公司在经营活动中使用“alipay”注册商标,并以www.alipay.com作为其官方网站的网址。

著作权侵权诉讼中合法来源抗辩的认定规则

著作权法中的合法来源抗辩制度一般适用于流通领域,目的在于通过保护善意第三人的合法利益,维护市场交易安全和效率。笔者认为,被诉侵权人提出合法来源抗辩主张,应围绕3个方面进行司法审查:主体方面一般为复制品发行者,以出售或赠与方式向公众提供复制品;客观方面复制品的来源合法,交易链条清晰;主观方面被诉侵权人为善意,不知道或不应当知道侵犯著作权。笔者以一案例进行论证。

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人民检察院保护长江口中华鲟等洄游物种民事公益诉讼案

针对非法捕捞江海洄游珍稀物种的行为,检察机关在刑事打击的同时,应当通过专业评估确定生态资源损失,依法提起民事公益诉讼,要求违法主体承担水生生物资源损失的赔偿责任,修补受损公益。因异地行政机关疏于监管,导致威胁洄游物种栖息地安全的,通过一体化办案在法律监督中促进法治协同,既“治已病”又“防未病”。

展览会参展产品涉及专利侵权时侵权主体的认定
展览会参展产品涉及专利侵权时侵权主体的认定

展览会参展产品 涉及专利侵权时侵权主体的认定 ——(2020)最高法知民终1838号、(2020)最高法知民终1806号   近日,最高人民法院知识...

年内14家公司股东或高管涉违规减持被罚

1月19日,证监会上市司司长郭瑞明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对于各类违规减持,证监会及时责令改正,相关主体主动购回并向上市公司上缴价差收益...